“呵呵,大家喜歡就多吃點,你們跟曹書記一起來的,疙瘩湯管飽。”老楊熱情的把大盆疙瘩湯平整放好,又端上一盤盤家常小炒,盤子不小,盤中菜肴也堆得小山一樣,這菜碼確是足金足兩的實惠。
“嗞溜,嗞溜……嗯嗯,味道還不錯。”李澤宇不顧高溫燙嘴,滋溜溜的第一個開始品嘗,雖然疙瘩湯還因為高溫在嘴里翻動,不過已經品嘗到了滋味。
“真的不錯!午飯在土菜館,晚上在小飯館,紅林市的經濟全省倒數,但是在美食這方面,似乎比省城還要更加美味。”
申大鵬喝了口燙嘴的疙瘩湯,又嘗了嘗其它的家常小炒,忍不住感嘆疙瘩湯的美味地道,甚至比中午土菜館的‘老三樣’更符合家常菜的味道。
“說到底還是……嗞溜……還是食材好。”
李澤宇嘴里塞得滿滿,鼓著腮幫子,口齒不清的叨叨,“老百姓活著講求衣食住行,行,紅林市交通不便,哪來的人來人往;衣,多年在省里的經濟、稅收倒數,使得老百姓更在意生存而非享受;住,紅林市再不濟也是個地級市,可房價居然只比青樹縣高出三成,說出來我都不敢相信。
剩下的……就只有‘食’了,紅林市多年都是依靠農副產品維持稅收,老百姓自然也是靠著農副產品生存,沒有大片工程就沒有水源污染,沒有大面積開采礦產,土地就沒有污染,綠色無污染的食材隨處可見,吃,自然也就更加講究。”
“這個小伙子就很會說話嘛,不過可惜,我們家的疙瘩湯和炒菜還真算不上美味,只能算是農家人最地道的家鄉味,少油少鹽少味精,百姓人家什么口味,我家媳婦做出來就是什么味道。”
老楊正憨笑夸自己媳婦,中年女人也從廚房走出來,兩人幸福的沖著彼此微微點頭,老楊又給媳婦找來了椅子,媳婦開心坐下,笑出了聲,只是嗓子里發出的笑聲有點底氣不足,音調怪怪的。
“老楊叔,嬸子她是……”申大鵬出于禮貌和禮節,也怕大家尷尬,所以沒有說出‘啞巴’二字,而是指了指嘴巴代替。
“啞巴了,我們家這口子也命苦,不知得了什么怪病,幾年前突然就不會說話了,我們這一代人面朝黃土背朝天,種了大半輩子莊稼也攢不下多少錢,為了生計奔波,為了照顧她,地也沒時間種,只能包給村里的鄰居。”
老楊溫柔的看著媳婦,眼中除了些許無奈,沒有半點嫌棄,“我倆就跑到市里一邊開個小飯店糊口,一邊堅持找醫院看病,可惜,始終沒見恢復。”
老楊還沒啥變化的憨笑說著,反倒是申大鵬一伙人逐漸放下了手中的餐具,紛紛把目光投向不能說話,卻始終掛著微笑的老楊媳婦,目露憐憫之色,只有曹新民像個沒事人,淡然的繼續喝著疙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