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農場是歷史遺留問題,跟現代建設無關,我們米國也是有城市規劃,但不會像你們這樣大肆毀掉原有建筑,你看那座小房子,不是挺漂亮嗎?留著給晚輩參觀,讓他們感受一下長輩的生活條件,不是比蓋一棟樓更有意義嗎?”
“那是你們的觀點,你們是發達國家,搞建設的同時還要講究情懷,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國家‘五年計劃’,經濟發展要擺在第一位,若是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還窮講究什么情懷。”
王雨瑩更肯定了剛才想法,杰森家里條件肯定很好,不然哪來的精力去談些廢話,誰都想給后輩人留些往昔的念想,但窮的事實擺在眼前,一次性占地,開發商能補償人們十年都賺不到的錢,為了生活,又有幾人還能惦念狗屁的情懷?
但轉頭一想,當著外國佬的面,不能貶低了自己的國家,趕忙又改口,“平房占地老百姓會得到補償,湊點錢再買一間樓房,比住平房舒服多了。”
申大鵬也點頭附和,“平房是燒柴、燒煤取暖,老百姓費時費力又不環保,樓房是集中供暖,熱電廠可以供電、供暖兩用,大企業可以把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做到最低,國家的政策謀求遠景,留給子孫后代白云綠水,才算真的功德無量。”
“你們國家的環境已經算是不錯了,我們米國的經濟、工業、軍事全球第一,但付出的代價同樣巨大,很多城市的空氣和水源已經被嚴重污染,政府不得不對工廠進行強制搬遷的制裁,但效果并不明顯。”
“你們說的話題太沉重了吧?什么環境保護、什么城市建設,那都是國家的大事,跟咱們有啥關系啊,我爸早都說過,磐云市的煤炭資源都快挖空了,那么多煤炭資源得造成多少大氣環境污染?也從來沒見有誰管過!現在呀,就是誰有能耐誰賺錢,把錢賺到手里才是硬道理,以后再找個沒污染的地方養老唄。”
唐魏不是貧苦家庭長大的孩子,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富大貴,但就是這種不上不下的中等資產家庭,造就了他不愁吃穿、不愁未來的性格,算不上性格缺陷,但總是對很多事情看的很開、看的很淡,仿佛整個世界都與他無關。
唐魏沒像申大鵬一樣切身體會過京城的霧霾,那種每逢秋冬季節就不見天日,灰蒙蒙好似接近死亡的壓抑感,只要誰經歷過一次,便會記憶深刻。
申大鵬正是深知環境污染的可怕,所以才會選擇水木大學最冷門的環境學院,不管能不能做到改變未來環境,他總是覺得應該試一試,如果京城的天可以永遠像現在一樣青天白日、陽光明媚,豈不比賺多少錢都有意義?
“呵,唐魏,你可別跟申大鵬犟嘴,他學的就是環境規劃與管理,再加上他忽悠人的口才,黑的也能給你說成白的,他說環境比經濟重要,那就重要唄。”
王雨瑩似有不滿的嘲諷道:“咱做生意符合國家規定,該賺錢賺錢,保護環境的事,交給他們這些高素質的人吧!咱們素質低,搞不懂那一套。”
“說的好像我是理想主義者一樣,慢慢看吧,國家會對環保越來越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