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萬海廣場,又有生活社區,還有辦公寫字樓,這片地產還會是眼前的價值嗎?寫字樓建好之后,不用出售,牢牢掌控在手里,對外招租,每年收租這片地區能收多少?”申大鵬提出兩個疑問。
“大筆資金砸進去,靠著收租得需要十幾二十年才能回本,哪怕我們這片商業區房價上漲,租金上調,那也得十年八年經濟才能持平。”王忠茂心理算了筆賬,不了解申大鵬為什么建造寫字樓不對外出售。
實際上這片萬海廣場,如今運作已經達到初期預定。
籌募資金,加上萬海廣場一層的銷售,從而經濟方面滿足了建造公寓的啟動計劃,公寓銷售良好,資金回籠較快,眼見公司財務越來越富足,償還銀行貸款已不是問題。
再建寫字樓對外招租,難不成申大鵬也想做一個包租公?
“一個城市綜合體,外面商業街發展再快也無法和我們競爭,尤其萬海廣場這片地方,擁有各種便捷的交通,又有高科技展館、電影院等諸多娛樂項目,寫字樓租金和目前市價在寫字樓建好之后,會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之所以收租,我是留著產權有大用處。”申大鵬有著后續計劃,暫時不打算說出來。
公司運作,永遠不能只看眼前的一片形式。
往后面多看幾年,能夠把握住市場發展局勢,這將決定公司最后能走多遠,形式更好的前提。
只租不賣,這是萬海廣場的發展模式,也是接下來為申大鵬需要大量資金做準備。
公司就算把所有已建造好的地產賣出去,那得需要等待很長一段周期,才能做到資金全部回籠。
若不賣出去,后續各種項目一旦啟動,將萬海廣場整體拿出來抵押給銀行,將會獲得巨額資金,這筆資金之龐大,遠超常人想象。
雖然到最后付出的利息可能要比收到的租金還要多,公司將會面對財務風險,然而這筆巨額資金,可不是拿來放著看的。
王忠茂似懂非懂,覺得自己白讀這么多年書,研究地產運作,在申大鵬這里,好像他的理念全部跟不上。
就像申大鵬拿著更先進的運營模式,而他仍舊停留在當前這個時代思考問題,王忠茂心底感覺自己落后很多,跟不上申大鵬的思維模式。
“這筆資金砸下去,可是回不了頭,一旦我們打著只租不賣的旗子,情況良好公司也沒什么問題,一旦發生意外,旗子不能隨意更換,免得發生更多事端。”王忠茂琢磨著,決定和王懷龍再商量下。
一個商場的運營模式,只能時機成熟后再進行微微調整。
若這只租不賣模式打出去,從項目啟動之后,到寫字樓建設完畢,對外都只能用以招租形式進行招商。
現在的深城各公司涌入,創業人群一天比一天多,萬海廣場建造的是三棟寫字樓,面積與辦公室之大,能全部租出去嗎?市場需求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嗎?
王忠茂心理打了兩個大大的問號,他不懂申大鵬為什么如此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