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編輯的角度,顧新學覺得這是展開續集的最好線索,起碼他每天都能看到張楚的微博下面有人在討論方木的過去。
當然小說也被很多讀者說是狗血,因為《城市之光》里面有著堪稱慘烈的三角戀從一開始就登場,現在要到系列案件結束才轟轟烈烈落幕。
雖然《心理罪-城市之光》跟《神探夏洛克》是兩種不同的文風,但精彩程度足以相提并論,從張楚連載的訂閱人數就可以看出來。
當初只有一兩千人訂閱,到現在臨近大結局時候快五千人訂閱,可以說是一點一滴增長的結果。
“是這樣的,我覺得你這本《心理罪-城市之光》相當不錯,有成為熱門系列作品的潛質。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跟我們簽約呢?條件還是跟之前一樣,5%的版稅,10萬冊首印。”
顧新學說出了自己的目的,他想要把這《心理罪》系列打造成為本土推理經典,目前最重要的當然是簽約了。
張楚目前雖然有一本《神探夏洛克》賣得還不錯,可終究不是現象級的作品,所以《心理罪》并沒有享受到提價的待遇,還是5%的版稅。
不過《心理罪》如果能保證勢頭的話,第三本書就有了跟出版公司談判的資本,那時候他才能算是度過菜鳥期的作家。
張楚心里很清楚,自己并沒有把《心理罪》系列全部寫出來的打算,這純粹是自己挖的坑而已,“簽約可以,但只簽這本,其余書寫不寫由我說了算。”
嚴格說起來,南海出版公司的條件算是挺不錯了,肯跟新人進行版稅結算,而且還是10萬冊起印。
其余很多出版社對新人都是無限壓榨,版稅是什么?他們統統給買斷,不管后續賣多少錢都跟作者無關。
顧新學還以為張楚是想掌握主動權,他也沒有反對,一本書一簽是業界常態,“那就這么說定了吧,等會兒我就讓法務那邊把電子簽約資料發給你。另外《心理罪》的小說結局暫時就不要更新了吧,留下足夠的懸念到實體書發行,這樣銷量才會增加。”
其實這也是出版公司常用的方式,將最精彩的地方卡住,必須花錢來買。以前都是跟雜志社連載這樣,現在張楚既然已經在網絡上面聚集了不少人氣,干脆就省下了時間跟精力。
“但愿我不會被讀者們罵死。”
張楚回復道,天地可鑒,這可不是他故意卡結局,而是編輯要求的,這鍋必須編輯背!
顧新學這會兒心滿意足起來,“不過等會兒你把整本書整理在一個文件里面,包括大結局。如果可以的話,再寫點番外發給我吧。”
他可不會承認自己是在利用職務之便搶先看看大結局,他很想知道方木究竟是怎么成為最終的城市之光。
結束掉對話之后,張楚伸了個懶腰,又把一個作品賣出去了,可惜這些作品都不算大眾流行作品。
他暗自下定決心,下本書,下本書一定好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