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源并沒有直接點名說究竟是哪部作品或者哪位作家,可在這節骨眼上面,除了《神探夏洛克》還有誰?
這其實也并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原本華語文學作品就因為文化隔閡等原因遲遲不能被歐美讀者接受。
當初張楚選擇寫福爾摩斯的同人文章,甚至為了這部作品能名正言順的進入到美國、英國等市場更是用系統跟柯南-道爾基金會打了個官司。
現在網友們看起來似乎那場官司屁用沒有,全球才賣出去415冊,還不如不打官司,簡直就是丟人丟到美國去了!
徐源在通俗文學圈還是有不少朋友跟讀者的,他這條微.博迅速被通俗文學圈的人轉發起來,不少作家都開始猛烈批斗起這種行為來。
“不要讓這種中國文學圈的惡習傳到其余國家去,虛假宣傳終有一天會曝光。”
“能進入到西方主流文化視野的作品還是鳳毛麟角,并不是你讓主角變成英國人,英國讀者就會買賬!”
“踏踏實實寫書,別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現在的新人作家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好高騖遠,根本沒有腳踏實地的想法,整天就做著全球爆紅的美夢,太不切實際了!”
“年輕的文學愛好者得認清楚自己的實力才行,不能三言兩語就被別人忽悠了,這次闖美失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可以讓張楚清醒清醒,同時也可以讓文化商人們知道造星不是那么好造的。”
“這讓我想到了某些去時代廣場大銀幕上發廣告的歌手,一回來就變成國際天王天后了,真當全國人民是瞎子一樣!”
一夜之間,原本是國人驕傲的張楚頓時被貼上了炒作王的標簽,似乎那些推特討論、版權交易全都是他虛構出來的東西,找了幾家外國人幫忙一起炒!
張楚這個名字似乎也都變成了商業化造星的產物,成功的時候吹捧者無數,暫時失敗之后什么牛鬼蛇神都冒了出來。
文學雜志《文學綜評》的特約評論員范文犁則是專門在微.博上面寫了一篇名為《中國文學在國外其實并沒有那么流行》的文章,專門來點評這次的事件。
【外國文學很早就轟轟烈烈的走了進來,但中國文學走出去的腳步一直很輕。今年截至到11月,一共有177本外國作品被翻譯成了中文,但只有5部作品被翻譯英文。】
開頭就直接擺出了一個讓人不得不深思的數字來,177:5,這差距實在太明顯了!
【當我們欣喜于中國文學在國外排名靠前的榜單時,其實我們的文學并沒有那么流行,更何況很多作品連榜單都上不了。
文學界此次其實對張楚的作品《神探夏洛克》寄予厚望,認為這部作品選擇了偵探小說這種有固定讀者的類型,并且將夏洛克-福爾摩斯現代化,同時還有眾多新聞報道。
當初張楚為了圖書能在美國正式發行,不惜用郵件聯系三大律師幫忙維權,現在看來這并沒有起到什么正面的作品。
中國文學作品的海外翻譯雖然不斷取得突破,但由于種種關系,始終未能進入到主流圖書市場。】
正如同文章里面寫的那樣,網友們為什么會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