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事兒隨便了解一下就足夠了,當他翻到文化娛樂版塊的時候,目光反而被一篇專訪給吸引住了。
“盜墓小說的前世今生——張楚新作《鬼吹燈》搶先看”
高揚平時也算是博覽群書,可這個類型還真是沒聽說過,對于自己沒看多的類型當然好奇。
專訪里面他看到了侃侃而談的張楚,如果不是前面說作家只有18歲,那還真不敢相信,18歲的人能寫出什么好文章來?
盡管前面寫了那么多東西,在沒有看到真正內容之前高揚不會輕易下決斷。
估計這篇專訪的作者也知道,直接就將《鬼吹燈》的引言放在了最末尾,讓讀者們可以先睹為快!
“盜墓不是游覽觀光,不是吟詩作對……這說得好啊!”
高揚興奮的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讓旁邊座位的大媽嚇了一跳,不過他根本沒有在意,剛剛還在擔心這個年輕的作家筆力如何,會不會很浮夸,結果一看這序言的內容,整個人都放心了。
就憑引言的幾百字內容,高揚就喜歡上了《鬼吹燈》的行文風格,很貼近現實的感覺,在看歷史或者行業揭秘!
鐵釬、洛陽鏟、竹釘、鉆地龍、探陰爪、黑折子這些工具一看就很專業,而且一個是千年前設置的機關,一個是千年后千方百計想要破解,甚至還有各種風水秘術。
那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一看就很有用處,不明覺厲!
……
網絡上面,消息靈通的人早就跑到中國青年報的官網上面去閱讀一番了,稍微反應慢的人則是等到其余媒體瘋狂轉載之后才看到其中的內容。
看過的人幾乎都是同一個反應,詢問后面的內容到底在哪里!
序言都被刊登出來了,正文還會遠嗎?
“這段話說得逼格十足啊,盜墓可不是那些花拳繡腿。”
“好裝逼,哈哈哈,不過我喜歡。”
“以前是請風水先生看墓地,結果風水先生跑去盜墓也是一把好手!”
“居然是第一人稱寫法,這寫法太老土了,不看,拜拜了。”
“有點意思啊,這感覺好像是真的啊。以前我們那邊就抓到過有人挖洞盜墓,據說家里以前是風水先生。”
“666,原來盜墓也得有文化才行,不能隨便拿著鋤頭去刨坑!”
“為什么被他這么一些,我感覺盜墓突然一下子就變得高大上起來?”
“頭一次見張楚寫這么帶感覺的小說,還是一門技術活呢,帶破壞的技術活,哪天主角被抓就好看了!”
淡淡的裝逼氣息讓網友們都紛紛吐槽著,他們是愛之深恨之切,一個個都想拿到后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