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熱鬧的日子一直都在持續,十二月的寒風并沒有吹散網友們的熱情,憑借小說里面的各種描寫,他們心中有太多太多的疑問了。
這獨有的年代感真的是一個小年輕寫出來的?
里面那些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出現了那么多的名詞、術語、地理、風水,不懂的人根本不寫出來,這些內容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讀者們的問題伴隨著小說的連載而愈發增加,張楚在網上的人氣徹底被調動起來,他那《鬼吹燈》小說竟然在原點中文網登上了好幾個排行榜!
就連《深夜鬼故事》也在燕京廣播電臺的收聽率穩定前五,在喜馬拉雅FM上面收聽次數破千萬。
觀眾們愛死這個故事了!
張楚采用的方式就是最開始描述一下盜墓這個行業,設置出懸念來,這種描述手法極大的增加了讀者黏性,棄書的人少之又少。
特殊時代人物的對白跟語言非常有特色,諺語、俗語、歇后語、成語用的非常貼切,同時語言也很活潑風趣。
很多人都覺得張楚這個故事里面關于鬼、僵尸的部分應該是虛假的,可盜墓、探險的內容很有可能是真實的。
畢竟小說里面豐富的民俗知識看起來一點不假,有著能完整自圓其說的盜墓系統,即使有時候看上去比較牽強,起碼也給出了解釋。
同時還有許許多多豐富的盜墓行業專業知識,有真實的空間感,合理的地理知識,比較專業的黑話行話,給人以非常真實的感覺!
正如同另外一個評論說的那樣,“張楚的文化底蘊不得不佩服,小小年紀就能寫出這么精彩的作品來,可謂是天賦異稟。小說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果沒了解沒錦鯉或者沒有想象去體會過生活,單單依靠想象根本寫不出來這么一部有靈魂的作品。”
鬼吹燈從座位知青,到幫人帶隊考古,到摸金為財做生意,到尋求真相跟解藥,再到挖掘歷史的真相都是完整的。
……
燕大校園里面,瑟瑟冷風讓張楚都有些不想要騎車,他推著自行車慢慢往食堂走著,身邊的楊凌直接把手揣在衣兜里面迎風前行。
“老張,網上都在說你那個盜墓故事是真的,他們甚至說胡八一的原型就是你爺爺或者,或者是你們家哪個親戚給你講的這個故事,是這樣嗎?”
安彌隨口閑聊起來,他看完了張楚的《鬼吹燈》,不過隨時也在關注網上的那些評論。
張楚不知道那些人究竟是怎么想的,竟然會覺得是真的,他笑了笑說道:“我們家三代貧農,清清白白的,不接受這種污蔑。”
一邊的楊凌倒是很嚴肅的說道:“說真的,要不是我跟張楚認識,我也一定會認為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真的。”
“喔?為什么?”張楚好奇的詢問道。
“雖然我不知道具體有沒有野人溝這個地點,但是關東軍地下要塞卻是真的。在我們東北內蒙這些地方依然有遺址保存下來,小時候聽大人說過。”
安彌一直都生活在燕京,他聽得很認真,“不過關東軍地下要塞旁邊應該沒什么墳墓吧?”
楊凌攤了攤手,無奈的說道:“誰知道呢!反正當年大興安嶺大火,據說就是由于關東軍埋藏的彈藥庫爆炸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