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他挨個書架看過去的時候,一個帶著小孩的老年人則是將他喊住,“這位同志,你知道《小豬佩奇》的故事書在哪里嗎?”
“在那邊的書架,《小豬佩奇》有很多冊,您可以自己選一選。”張博文指了指不遠處的書架,那邊的兒童讀物區算是書店最熱門的地方了。
這名白發蒼蒼的老人笑了笑,“謝謝了,另外我想問問那個《鬼吹燈》在哪里啊?我之前聽廣播講鬼故事,可后面的內容沒有講完。我小時候就聽長輩講過盜墓的故事,不過那時候他們是說挖紅薯,不是倒斗。”
張博文這有些哭笑不得,但愿老爺子心理承受力比較強,千萬不要看《鬼吹燈》或者聽廣播的時候被嚇壞!
“您等一下,我幫您拿一本鬼吹燈過來。”
“哎喲,那可太麻煩了,謝謝你啊。”
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到十三四歲的初中生,《鬼吹燈》的讀者群體相當廣!
……
跟江城翰林軒書店的情況類似,全國上下的書店都陸續將《鬼吹燈》上架了,畢竟長江文藝出版社的鋪貨能力相當強悍。
不管是覆蓋面、門店最多的新華書店,還是其余什么西西弗之類的民營小資書店,《鬼吹燈》這種靈異作品竟然也都能被擺上書架。
現在實體書店賺錢不容易,好不容易遇到一本可以暢銷的作品,當然不能讓它就這么白白錯過!
出版社可是首印了80萬冊實體書,如今貨源相當充足,不過也架不住全國各地的書店都紛紛請求調貨。
這才賣了半天時間而已,有些比較保守的書店存量竟然賣光了,誰讓他們膽子太小,生怕滯銷,只進了十本、二十本書呢!
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張博文那樣拿500本書的信心。
當初拿貨的時候,《鬼吹燈》的熱度還只是停留在網絡上面,不少店家都比較慎重。
現在他們才發現這本書的熱度已經來到了現實中,儼然有現象級作品的趨勢!
人們走路的時候在談論它,坐車的時候在談論它,網上聊天的時候依然在討論它。
實體書店最愛的就是這類型能帶動其余圖書銷售的作品了,而很多心急如焚的讀者也需要去實體書店買書來看。
他們不喜歡電子書,喜歡的是紙質書這種傳統的閱讀方式,但小說今天才發行,就算在網上購買也要一兩天才能送到。
所以出門去實體書店就是最好的選擇,許多宅男在這一天都選擇了走出門去,并不是為了擁抱自然,只是為了快點看到后續內容而已!
多方面宣傳,現在就是收獲的季節了。
長江文藝出版社笑得合不攏嘴,不枉費他們跟張楚簽了那么高的版稅,現在看起來一切都很值得。
唯一的憂愁就在于合約只簽了這么一部,《鬼吹燈》后面還有整整七部!
毫不夸張的說,一套《鬼吹燈》就能養活一個小小的出版社。
現在張楚可是出版公司眼中的搖錢樹,誰都知道長江文藝出版社只有個優先權,并沒有真正把張楚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