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新學并不想跟張楚交惡,他現在還是發掘張楚的伯樂,這個名頭不管是在自己公司還是跳槽都很有用。
他私底下也買了本《鬼吹燈》的實體書,只不過在公司內并沒有跟其余人講而已。
二十多萬字的小說很快就看完了,現在上班的時候他就點開豆瓣讀書想要看看這本書的讀者評價如何,反正他自己看得挺舒服,不愧是大賣百萬的作品!
在豆瓣讀書上面,《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這部作品名下已經有超過兩萬人打分評價。
這對于一部才上市沒多久的作品而言,已經是相當火爆的場景了。
“8.7分,跟我估計的差不多。”顧新學點了點頭,說這本書完美當然不現實,如果真的是滿分那肯定是過譽。
這個分數很是合理,看得出來讀者們也都比較理智,沒有盲目刷五星,也沒有盲目給一星。
名叫“軒轅白圭”網友的評論深得顧新學的贊同,他如此寫道:
【故事寫得相當驚艷,讓人看了手不釋卷、欲罷不能,連貫性很強。看書的過程中,一個勁兒的佩服張楚,即使故事是杜撰的,也需要作者自圓其說,更別說書中提及的風水知識,像是天干地支、星象八卦、河流山川,這些似乎都嵌進了他的腦海中,并且一字排開,只等著他信手拈來的使用。
這需要大量、龐雜的知識積累,而且還能沖中吸取為自己所用,這頗有幾分人類學家田園調查的味道。
實如作者借主人公胡八一所言,盜墓是一門技術活,而且盜亦有道,盜墓是讓一些深藏深山老林的舊物重見天日,是積德的造業。
當然,這應該不是張楚主要目的,鼓勵大家走出城市,走出家門,走進深山老林、戈壁沙漠,一探古墓中覆滅的千年前的文化麗影。
小說文字獵奇,故事驚險,在張楚的娓娓道來中展現出來,妙趣橫生,形象逼真,似乎真有一群盜墓者在深山老林之中探險,體驗死亡逼近的刺激!】
另外一名叫木頭的網友也給小說打了五星,他認為此書引發了網絡小說中的一個新鮮流派,張楚以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展現了摸金校尉的驚險歷程,筆鋒幽默,情節曲折,甚至斷言搬上大銀幕一定不會比奪寶奇兵差!
【給張楚豐富的想象力跪了!盜墓行業古老的規矩,書里寫得有模有樣,甚至還分門派別,但實際上這些東西全都是張楚自己杜撰的,根本就不存在。
除了這些盜墓門派、技術之外,各種詭異的事情也讓人為之嘆服。精絕女王用千年昆侖神木做棺,上面有奇花尸香魔芋,凡是接近者都會產生幻覺。還有人面黑豚蚃這種奇特的生物守護古城陵墓,九層妖塔妖異非凡。
張楚這種似是而非的寫作方式,借鑒了中國古代野史、傳說以及現代奇聞異事的寫作手法相當獨特,混淆真實與虛幻,給讀者造成巨大的沖擊,對文學創作同樣也有一番波瀾。
他顯然并不是想寫一本歷史考古的教科書,而是在追求一種奇妙地存在于真實世界的想象力!】
這條評論收獲了三千多條贊,幾乎是寫出了讀者們的心聲。
顧新學滑動著鼠標,他給這些評論都點了個贊,雖然不是自己負責的作品,但自己也算是見證了它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