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里面,他也顧不得吹頭發,趕緊將手機給開機,結果剛剛才一開機,叮叮叮的短信通知聲音便響了起來。
更別說是微信那邊的提示音,幸虧他之前很明智的拒絕了QQ跟微.博的消息推送,不然更慘。
張楚坐在床邊,他點開短信一看,幾乎都是在詢問自己新書的事情,老師楊軒琮、南海出版公司編輯顧新學、長江文藝出版社編輯、自己經紀人周康以及寢室幾個哥們等等。
他們大概是看到了微.博上面自己說寫完了,上午的時候都來找自己要稿子看。
《萬歷十五年》的吸引力也太大了點!
不過這時候張楚選擇先回經紀人的電話再說,剩下的等會兒在傳給他們,這種歷史圖書的確需要在出版前先收集一下專家們的意見,看看有沒有大的漏洞,省得出版之后再被挑刺兒。
“我的小祖宗,你總算是打電話過來了,我還以為你在玩始終。”周康特別夸張的說道,“今天從九點開始,我這邊就一直在接電話。”
張楚打了個哈欠,回答道:“昨晚熬夜把初稿寫完的,你找我有什么急事兒嗎?”
周康笑著說道:“也不算什么急事兒,就是出版社那邊有點著急。畢竟你那本《萬歷十五年》至今都還沒有簽約出版。每家出版社都想要把它簽下來,今天我就收到了超過10家出版社的詢問!”
“才10家,也不多嘛。”
“你胃口還真大,這10家出版社基本上都是國內最頂級的,除了跟我們有過合作關系的南海、長江文藝出版社之外,還有人民文學出版社、魔都譯文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作家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燕山出版社、遼濘教育出版社、中央文史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新星出版社等等。”
如果是讀者的話,估計很難分辨這不同出版社之間的差別,覺得反正都是出版社,隨便一家沒什么區別。
但對于圖書界的人士而言,這差距可就太大了!
張楚聽到這一溜煙出版社的名字,眼睛都快要冒出來,這幾乎把國內頂級出版社給一網打盡。
不管是老牌出版社,還是心目中的出版界圣地,亦或者是工具書的出版界劇透、國內頂級大學附屬出版社,選材大膽、文學搖籃。
“我現在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這又不是《鬼吹燈》系列,有什么好搶的?”
《萬歷十五年》銷量比不過《鬼吹燈》是明擺著的事情,而且這類型圖書的版權擴展計劃幾乎等于零,誰會指望著把這樣一本偏向學術性質的作品改編成電視劇呢!
周康同樣有些欣喜,這證明了張楚兩個字已然形成了一定的社會知名度,能讓那些出版機構可以忽略掉內容跟題材因素也要簽下他的新作。
“這還是經過篩選之后的,還有些出版公司跟小出版社想要來撿漏,以為你的新書沒出版社敢出版。”
張楚同樣對新書的銷量信心十足,最初《萬歷十五年》的銷量可能爆發不起來,但持續銷售能力遠超他寫過的任何一本作品。
要是十年之后銷售起不來的話,或許可以拍一部人民的名義,專門來捧紅這本書。
跟出版機構合作,顯然不能只看版稅比例,就算有的小出版社給張楚開出15%的頂級版稅,但周康也不會答應!
版稅再高,鋪不開貨、回款速度慢、宣傳能力弱這些問題相當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