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現代的科技發達了,不用費什么紙筆墨水。不過你看起來還是有些憂心,到底有什么事情?”
林老太很熟悉自己孫子,那眉頭的抑郁看起來跟他爸像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父子倆都是這樣的表情。
張楚也沒有指望林老太能給出什么解決方法,他就當是找個人傾訴一下,于是給她搬了個椅子坐好后才說道:“我現在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我的這本《搜神記》,直接出版的話好像有些太早了,那本《萬歷十五年》一兩個月前就說要發行要發行,結果還沒弄出來。可是在網上連載又不妥,我寫了另外一本書叫《鬼吹燈》還沒更新,讀者們肯定要罵我。在雜志上面連載速度太慢了,我真是不知道該怎么做。”
這些事情他一直憋在心里,原本想要等經紀人周康解決,但一點回音都沒有,這讓他在寫書之余很是惆悵。
“我還以為是什么事兒呢,這多好解決啊!”林老太拍了拍自己的大腿,用蒼老的聲音說道:“為什么你不在報紙上面連載呢?我們那時候看小說都是要買報紙的。你爸剛出生那會兒,你爺爺每天都買一份報紙回來,就為了看上面的武俠小說。”
張楚恍然大悟,“對啊!我怎么沒想到呢!報紙連載啊,這格調跟影響力都有了,還讓讀者沒處催更,多好啊!”
林老太慈祥的笑了笑,自己則是從椅子上面站了起來,能有用就好。
這當真算得上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張楚根本就沒有朝著這個方向在思考,畢竟這個年代報紙行業已經是夕陽西下,大不如從前!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閱讀、訂購報紙的人越來越少,但某些大報紙的發行量還是挺驚人的。
報紙刊登連載小說的傳統由來已久,國內最早開辟連載專欄的報紙,大概是1882年創刊的《字林滬報》,各種報刊連載自此以后層出不窮,著名諷刺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最初也是在報紙上面連載發表的。
時至今日,刊登連載小說的報紙越來越多,不僅全國的晚報今本上都有連載,有些日報特別是陳志報紙,也在刊登連載作品。
滬城的《解放日報》甚至每天同時刊登兩個連載作品,江城的《江城晚報》自從1986年創刊起就沒有間斷過連載,刊出作品無數,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好評。
對于報紙的連載,人們認識并不一致。
有人認為,這些報紙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新聞輿論陣地,刊登小說不是報刊的任務,不應該把有限的版面用到連載作品上!
然而報紙的職責并不僅僅是這些,傳播知識、提供欣賞、豐富讀者的精神生活也同樣重要,更何況現在報紙分類那么多,總得照顧不同人群的需求才對。
當然,現在文學方面的書刊很多,已經有很大的選擇余地,現在的年輕人幾乎很少在報紙上面去尋找連載小說。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的業余時間有其余用處,很難拿出整塊時間閱讀小說,也很少有機會到書店、圖書館去選擇書刊。
對于這部分讀者來說,有一張報紙在手中,看過新聞之后,順便看一段連載小說,既不費時又可以得到精神調節,何樂而不為?
只不過現在紙質報紙的功能正在被手機媒體所替代,用手機、電腦這些能實時查看到新聞資訊。
不同的報紙有不同的連載需要,比如一些官方報紙或者軍報之類的作品就不會刊登小說作品,最理想的連載是要做到雅俗共賞。
有些高雅小說,文學性很強,欣賞層次較高,但讀者面不廣,在網絡上面很少能找到讀者,所以選擇這種傳統方式就再合適不過了!
相比之下,像張楚《搜神記》這樣以情節取勝的通俗小說,盡管文學氣息不濃,但故事曲折動人,更受多數讀者歡迎。
在他看來,報紙連載跟網絡連載其實是可以實現互補的,盡可能的擴大《搜神記》在讀者群中的影響力,或許還可以學學《鬼吹燈》的運營模式,也弄個聽書功能出來!
既然已經決定了這個方案,張楚立即就用手機編輯起相關內容來,發送到周康的手機里面,讓他去選擇最恰當的合作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