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這么龐大的一個學校,愿意讀書的人不知幾何,區區十本書怎么可能足夠呢?
尤其這里還勉強算得上是張楚的大本營,如果是暢銷書里面那些戲說歷史的作品可能銷量還上不去,但學術類的作品簡直就是正中下懷好不好!
這可是燕大,擁有幾萬學生在里面,張楚也是這些學生中的一員,很多人都指望著來看看他的學術作品,區區十本肯定不夠,就算再來一百本也只是杯水車薪。
甚至不光是在燕大,隔壁清華的學子們恐怕也對這位鄰校出來的作家好奇萬分,很想要找找其中的漏洞。
批評通俗小說有什么意思,那玩意兒很多都是想象、虛構的東西,人們也知道其中那些批評并沒有什么用處。
但是學術作品可不一樣,既然是學術那就要嚴謹,不能有明顯的漏洞出現,也不能有各種錯誤。
批評《萬歷十五年》是學術界內部的事情,而且也更能起到作用,畢竟學術作品就是靠名聲跟口碑活下去的!
想要批評它,首先就必須得了解它,如果看都沒有看過這本書,那根本不知道要從哪邊開罵。
既然自詡文人,那就要做到有理有據,不能像網絡上面的腦殘一樣裝瘋賣傻。
收銀的速度有些緩慢,孫瑞琪并不知道自己很幸運的拿到了最后一本,后面接連幾個人過來詢問都只有敗興而歸。
這會兒張楚關心的只有周姐最后那句話,他好奇的詢問道:“書店生意不是挺好的嗎?應該不會虧損才對,為什么不能繼續存在了?”
就算書店長期都在以低價往外銷售,但走貨量太大,依照張楚這會兒的觀察來看,野草書店是不可能虧損的!
校內的書店大概是受電商影響最小的,畢竟客源都是師生,他們這群人讀書都比較多。
周姐嘆了口氣,抱怨著說道:“誰知道學校那邊是怎么想的,要對我們這寢室樓下的書店進行重新招標,擺明了是有貓膩。”
野草書店位于燕大宿舍45甲地下,房屋結構其實都已經比較老舊了,而且幾家書店合在一起。
張楚將這條消息記在心中,自己則是安慰著說道:“只要書店沒垮就行,肯定有解決的方法。”
這時候已經付好錢的孫瑞琪沖著張楚招了招手,喊道:“我已經買完了,走吧。”
“你太幸運了,這可是野草書店最后一本《萬歷十五年》,居然就被你買到。這運氣逆天,快去買彩票,看看能不能中個幾百上千萬。”楊凌打趣著說道。
孫瑞琪很滿意的將塑料袋子提在手里,“就算野草書店沒有,新華書店肯定有,就是要貴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