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書要三十五塊大洋,而電子版本身就便宜,還在打折,最后只需要八塊錢不到就把它下載到了手機上面!
……
彭科跟張赫不同,他去年在《少年派》剛剛發行實體書的時候就買了下來,而且買回來之后在第一時間就看完了。
只不過當時只覺得這個故事很不錯,并沒有想太多,以為只是一部普通的小說作品,沒有太多內涵跟內容可以挖掘,屬于看完就扔的那種。
如今在報紙上面閱讀到《少年派》入圍外國文學獎的新聞后,彭科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都把這部作品小看了!
自己看到的東西僅僅是冰山一角,根本不是全部內容!
于是他又再度將《少年派》從書架上面取下來,認認真真擺放在書桌上面,認真閱讀起來。
直到這個時候彭科才明白自己當初錯得有多離譜,這本書根本就不是那么簡單膚淺的作品!
正如某些書評說的那樣,這確實是一部讓人寧愿相信有上帝的書。
經歷了第二部分美輪美奐的景色描寫以及熱血勵志的海上馴獸生存斗爭之后,最后薄薄的十幾頁真相讓人徹底心碎。
彭科實在難以形容這種真相跟閱讀的故事間的巨大落差感,他很慶幸自己擁有一顆無比強大的心臟,才沒有被張楚的文字弄得千瘡百孔!
書中的描述文化非常多元化,而且隱喻很多,每個讀者都能有自己的解釋。
這種作品幾乎沒有什么讀者門檻,只要能識字就行。
小說主人公派的故鄉曾經是法國殖民地,并不是傳統印象中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這里是文化的交融之處,各種宗教思想在這里薈萃!
“張楚還真是個天才,這么多宗教跟主角成長環境寫得這么多元化。”
小說用了一半的篇幅來描述這種社會、人物的多元,要不是動物園的生活很有趣,要不是小說名聲在外,恐怕這個部分就要讓無數讀者跳躍著閱讀甚至是直接棄書!
一個人和一只老虎在海上漂流兩百多天,這似乎沒有什么好寫的,但這恰恰是小說的主要內容,也是讀者們最關心的事情。
小說中關于這段孤獨的、只有一個人的旅程描寫非常詳細,彭科甚至覺得派自己制作的那個小筏子陪伴意義超過老虎理查德-帕克。
這里面張楚用大量篇幅來描述派留下老虎的理由跟與老虎相處的方法,以至于到了后面派雙目失明后,甚至和老虎還有一段很長的神交。
這些都是用來讓小說有趣的手段!
當然,和老虎的互動堪稱是小說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張楚在這方面嚇了功夫,彭科甚至很贊同有個網友的話,“不知道張楚咨詢了多少專家,觀察了多久的孟加拉虎,主人公訓虎的過程簡直可以寫到貝爺的《荒野生存》中。”
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在于,每個人看完都會感覺很復雜,心中有許多感想紛至沓來,但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無法證明漂流的存在,無法證明227天里究竟發生了什么,甚至也無法證明少年派就是他自己——-也許這一切都只是一場頭腦里的風暴而已。
但是,整部小說最終成功地證明了上帝的存在。因為必須要他在場,并且安排一切,想象力才能建構起故事,在故事里少年派遠離悲慘的現實,把它成功地扭曲為一次奇幻歷險。
而且,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類因此能夠接受這個故事!
……
面對重新回到人們視線中的作品來,蘭登書屋的編輯克里斯其實并沒有周康等人想象的那么激動。
在視頻對話中,克里斯看起來有些焦躁,他用英語說道:“張,我很支持你這本書,并且已經有不少專業評論給出了贊揚。但它看起來并不是一個適合改編成電影的作品。事實上,英國這邊承認了《少年派》的故事性和文學性,但卻把它稱為最不可能被改編的作品。”
張楚對這個結果自然沒什么反應,倒是周康在聽了翻譯的話之后很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