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也在心里琢磨著,或許自己那翰林軒書店也可以做成24小時書店,給燕大學子們在半夜增加一個看書閱讀的場所。
只不過具體怎么做,得等招聘到店長之后慢慢商議決定,他只是個甩手掌柜而已。
很多人都以為開一間小書店是很容易操作的雅事,比如很多白領就有過開書店的暢想。
他們尋思租上一間房,找親戚朋友打理,自己工作之余過問一下就行啦。
甚至有的人認為,距離退休不遠的父母更適合開家書店,既悠閑又賺錢!
但經營小書店賺錢根本就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
如果連書店的定位都沒有找到,那肯定只有倒閉了事。
在居民小區附近,學術性比較強的書籍走俏很困難;超市里面,美容、飲食、休閑類的書籍往往受到青睞;打工人員聚集的地方,暢銷的大多數是各種雜志、武俠、言情類書籍。
就像是在華強北這邊,因為有大量IT精英和科技人員,所以側重科技跟藝術的書籍就賣得相當不錯!
一家書店的運營也需要各種各樣的小細節,比如進貨渠道必須多元化才行,而且也要看折扣進貨,不能頭腦發熱,覺得別人折扣力度大就多進幾本回來,很容易賣不出去。
甚至于對于圖書的擺放都有各種細節,同樣一本書,擺法不同,可能效果也就不一樣。
張楚深呼吸了一口氣,他覺得翰林軒燕大這邊能維持住成本線就算好事,完全不奢求能夠在短時間內盈利!
他提著塑料口袋,慢慢朝著遠處的停車庫走去,仔細思索下根本沒發現手機鈴聲反復響起。
直到他坐在駕駛位置上,才把手機拿出來,這時候才赫然發現有兩通未接電話,來自他老爸。
張楚一邊將藍牙耳機戴上,一邊撥通電話,想看看具體有什么事情。
“你剛剛在上課嗎?怎么打電話都不接。”張博文隨口詢問道。
“我今天下午沒課,剛剛去三聯韜奮書店那邊逛了逛,順便買幾本書回去看。”
張博文也沒有說正事,而是好奇的詢問道:“就是那個全國首家24小時書店?你覺得怎么樣?”
“就是那樣吧,其實特殊的地方也不多,就是看書的非常多,樓梯上坐滿了人。老爸你給我打電話到底做什么?”
“我是想讓你幫我給出版社催催貨,我進的那500套《搜神記》全部賣完了,打了好幾次電話都沒給我配貨。而且《心理罪》的新版本才給我送過來200本,這哪里夠啊!另外還有幾本是從他們出版社拿的貨,你一起幫我催催。”
張楚聞言有些無語,自己這兩本書都是由南海出版公司出品的,尤其是《心理罪》為了貼上電影的熱度,更是將新版本的封面改成了電影海報,這樣又可以圈一部分錢!
有些手頭比較寬裕的讀者在買過舊版本的《心理罪》之后,現在看到新版上市之后就忍不住再買一次,明明里面的內容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