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個解讀過去的過程,這個解讀包含兩層意思。
首先它的解讀是建立在前人的解讀之上的,也就是說,是解讀另外一種解讀。
其次歷史向來是在由勝利者書寫,換句話說,歷史的解讀永遠是多樣的,不可能有某種單一的、絕對真實的說法!
既然人們得不到絕對真實的說法,那只能盡最大的努力去無限接近,方法就是對歷史有多種版本的認識,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歷史。
張楚肯定不敢說《達芬奇密碼》里面的歷史都是真實,這僅僅是一部小說而已,就連學術作品里面的歷史都不一定是真實的。
寫作是很麻煩的事情,張楚將第一章的故事寫完之后,就將這一章內容暫時傳到網盤里面保存好,免得出現丟稿的情況!
在作家圈里面,丟稿簡直就是常態,時不時就能看到有人在作家群里面請教怎么恢復數據。
相比起那么麻煩的舉動,上傳網盤大概是最省時省力的舉動,更不要說現在wps等軟件干脆能實現自動云保存。
將這個中文版的文檔縮小放在一邊,他又打開了另外一個文檔,對照著中文版的內容以及救世主系統里面的英文版原著,有條不紊的打字著!
對于中國人而言,熟悉了用鍵盤敲拼音或者五筆,突然要弄成英文輸入還是有些麻煩,如若不是有英語精通這個技能在,張楚絕對不會選擇自己翻譯。
現在是為了全球同步上市,他并不想讓中國的讀者把小說內容全部劇透給外國讀者之后才把英文版姍姍來遲的上市。
那樣海外的讀者恐怕都已經知道了故事詳情,有心理準備之后,遭遇的沖擊顯然不會太大!
張楚雙手飛快的在鍵盤上面敲打著,時不時又停下來看看剛剛的英文是否能準確明白的將意思表達出來。
他并不想采用多么高明的表達方式,那樣會讓很多讀者都看不懂。
淺顯易懂的文字是暢銷書必須具備的,太高深的東西會讓讀者摸不著頭腦!
愿意花時間細究的人終究只是少數。
若不是有《達芬奇密碼》中英雙版當參考,張楚的寫作效率可達不到這么快,那估計得用年作為單位。
這也是他占便宜的地方,別人需要花費幾年時間來籌備的作品,到了他手上竟然只需要一個月,所以很多作家才會想要吐血!
好在張楚參加最強大腦也是在向外界展示自己博學的一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學藝術體育八卦無所不知。
這第一期的節目之前已經播放完畢,今晚就要播放第二期,預告片剪輯都已經在江東衛視輪番播出好幾遍,順便幫張楚吸引了少許新粉絲。
在《達芬奇密碼》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知識會在比賽中運用到一些,這樣的天才學霸人設樹立起來之后,大概沒多少人會質疑張楚。
顯然這只是一個附帶效果而已,張楚當初想要參加比賽的時候根本就沒想到。
碼字累了的時候,他便從椅子上站起來活動脖子跟腰部,這時候就無比想念抹茶,心里暗自下定決心,下次回江城錄制節目的時候,一定要將它帶回來!
不然等自己想擼貓的時候,才發現它并不在身邊。
別說是張楚不適應了,就連小區的保安之前碰到他的時候都在關心抹茶去哪里了,許久沒看到那只胖乎乎的黑貓還怪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