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張楚現在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同時又在里面會涉及到這個精神疾病,那他顯然就想真實的將它展現在讀者們面前,算是盡到一點微薄之力。
周康知道張楚的打算之后并沒有否決,但在內心里面卻提高了警惕,很多外表上面看起來陽光快樂的人卻在私底下承受痛苦,這孩子該不會也是用寫書當借口,其實去找醫生吧?
他琢磨著等會兒掛掉電話之后就給老同學打個電話去說明說明情況,這種事情必須要家長參與才行。
不過抑郁癥主動去找醫生的話,那也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我一定給你找個合適的醫生問問情況。你平時多跟同學出去玩玩嘛,不是在攀巖嗎?去戶外活動也是有好處的,別長期一個人呆在家寫書,年輕人就要有年輕人的朝氣!”
張楚聽到周康的囑咐之后忍不住笑了起來,“周叔,我真的沒有抑郁癥,我就是單純有些宅而已。”
“是是是,我知道你沒病。我就是關心關心而已!”
掛掉電話之后,張楚就搖搖頭,自己的準備工作還是沒有到位,明明都已經寫了很多內容了,才發現自己并不了解抑郁癥,也不了解抑郁癥患者的內心世界。
里面幾位女性角色的形象非常重要,但她們幾個人之間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
首先是杜冉,她跟男主角寧遠的哥們許牧是青梅竹馬,長大之后順理成章的變成男女朋友,但是在跟許牧戀愛的時候卻沒有戳破最后一層窗戶紙。
在經歷了許牧自殺事件之后,她精神有些不穩定,最后住進了療養院,最后還是走上了自殺這條路。
杜冉就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人,她把自己裝在一個自我封閉的世界中,以至于她的一言一行都是那么不同!
這個沉默寡言的人,常常自言自語說話,不理會別人是否聽懂、明白。
在《挪威的森林》開頭第一章,張楚就寫到了其實杜冉跟寧遠并不想愛,但在后文之中他們倆卻又成為了男女朋友,這看起來有些許的矛盾。
但誰規定了非得相愛才會成為情侶呢?
讀者們往往在這里會被杜冉的熱情所迷惑,混淆她不愛男主角的事實。
不愛他,卻把第一次都給了他,杜冉覺得寧遠就像是自己男友的影子,跟著寧遠就好像男友還活著一般!
跟不食人間煙火般的杜冉不同,林綠跟寧遠是同一門課的同學,雖然也遭遇了親人去世的痛苦,但她卻非常樂觀開朗。
林綠仿佛是寧遠的拯救者,將他從黑暗與虛無邊上拉回來。
或許林綠就是挪威那茂密森林中的一抹陽光。
在中還有另外一個女性角色,那就是段雪玲,她是杜冉在療養院的室友,也是杜冉無話不談的對象。
原本寧遠想要了解杜冉的情況,沒想到卻意外走進了段雪玲的世界當中,這位會彈琴彈吉他、喜愛抽煙的女人也是里面的重點描述對象!
這么多角色或多或少都有心理上面的疾病,張楚對這些東西雙眼摸瞎,當然得求助專業人士才行。
如果這個地方搞不定的話,那文章的進度就要在這被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