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鐘良平心中,張楚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大學生,除了臉像小鮮肉一樣,其余性格那些都像是個摳腳大漢。
張楚扭頭看了看翰林軒書店里面的那些顧客,他說道:“書店看起來蒸蒸日上,這挺不錯的,咱們現在達到了收支平衡么?”
“已經開始盈利了,只不過每個月的凈利潤比較少,只有不到3萬塊錢。”
“很不錯,起碼沒虧錢。”
3萬塊錢的盈利大概是張楚手下那么多產業里面最不賺錢的一個,這樣已經足夠讓人側目!
多少家書店都是在虧本運營,翰林軒開張半年時間不到就開始盈利。
只不過接下來一個月就要因為寒假關門了,相當于給員工們也放長假。
……
張楚并沒有離開書店,他選擇了一個僻靜的角落里面自習。
期末階段的自習室、圖書館都已經是人滿為患,就連翰林軒提供的那些桌子也都坐滿了人。
要不是他享受著老板待遇,根本不可能有這么一張位置跟視線優越的空桌留下。
對于一位名人而言,沒有曠過一堂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張楚就真正做到了!
他幾乎沒有怎么請假,就算請假也是會把課程調到另外的時間去上,沒有漏掉任何一節課。
平時學得扎實,現在復習起來就胸有成竹,很多東西都直接在他腦海里面有印象,翻閱一遍就能想起來。
因此他的復習進度非常快,上輩子復習的時候才是預習,這輩子總算是告別了學渣生活。
古代文學跟外國文學都是需要博學廣識的東西,張楚看過安彌他們找到的過去兩年的真題,覺得難度不大。
比如某句詩是出自哪里,或者東漢郭璞被稱為什么,又或者張十八員外到底是誰,哪部作品被譽為魏晉之賦首等等。
唯一比較困難的就是寫詩,去年真題里面就是以“未名晨練”寫一首五言律詩,這種近體詩寫作極其考驗才能。
至于賞析某種詩歌、論述詩人、詞人、文學家對后世的影響那都不算事兒,畢竟平時這類題型做得很多!
不僅僅是張楚一人,班上所有同學在面臨寫詩、寫詞或者寫賦這些東西的時候都有些打怵,很多人都是提前準備好這些東西,到時候臨陣修改。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考場上面臨時寫出優秀的詩詞作品來。
一直看同一本教材容易疲倦跟勞累,所以當張楚看完古代文學之后就準備看看形式邏輯這門必修課的內容,就當是讓腦袋休息休息。
通過這門課程要掌握形式邏輯中概念、判斷、推理這些基本規律和邏輯論證的基礎知識,很多都算是那種常識。
就當張楚沉浸在如果那么的邏輯常項里面時,鐘良平的電話打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