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大家在看書的時候是不怎么喜歡被劇透的,可現在他們一個個卻又在盼望著有人能透露點小說的具體內容出來。
要不然想要從評價里面反推出故事詳情,那恐怕比登天還難。
目前情況來看,大家對那個保密條款還是有一定的敬畏,估計離開百周年紀念講堂之后就會對它越來越淡漠。
如果是60人的微型試讀會,那么內容在保密上面肯定要容易一些。
可現在有一千二百多人都拿到了作品,即便大部分人都是只有幾萬字的試讀內容,但傳播出去的話也是有影響的!
對于作家來說,讀者跟粉絲是兩個不同的類型,就像觀眾與粉絲一樣。
讀者們其實是不在乎故事內容有沒有被劇透,有沒有被泄露,他們只是單純喜歡這個作品,所以才會買來閱讀。
如果沒有劇透的話,他們怎么知道這本書好看?
僅僅依靠書評人的夸贊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有真實的口碑,真正意義上的口口相傳!
《挪威的森林》屬于慢熱型的,并不可能像《達芬奇密碼》那樣依靠試讀本就能征服全世界的讀者。
所以需要慢慢發酵,需要看完整本書的人給出意見跟看法來。
幾萬字的時候,還有好幾個人物沒有出場,根本代表不了整本書!
來參加試讀會的這一千二百人里面,其中有好幾十人都是燕大學生。
這群學霸全然無視明天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把一大半天的時間都放在張楚的新書上面,他們對考試幾乎已經是手到擒來。
下午三點過,在工作人員的提醒之下,這些讀者不得不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跟物品,開始從百周年紀念講堂里面離開。
而翰林文化傳媒這邊則是組織了許多輛車,有開往地鐵站的,有開往高鐵站的,有開往機場的,盡量方便讀者們。
一下子出來這么多人,交通的確是老大難,只有少部分燕京本地人是開了車來校園旁邊的。
五湖四海的讀者為了這短暫的幾個小時時間而匯聚起來,現在又要分散在各地。
鄧青隨口詢問道:“有沒有東城區的朋友啊?有的話,可以順道一起啊!”
“我要到王府井那邊去,你們有誰一起嗎?還可以坐四個人。”
“月壇體育館附近的話就跟我一起吧,放心,我絕不會把你們拐賣走的。”
開車而來的司機們就有點像黑車拉客一樣,只不過這都是義務幫忙而已,大家都是一個群體的,反正車里面空著也是空著,不如幫他們帶回去。
“有去央美附近的嗎?央美隨便哪個校門都可以。”
“去東城區的那位老哥,你能不能把我捎到來福士廣場?我住在那邊的酒店。”
現場有些嘈雜,不過這些讀者里面很多都是有組織能力的,所以很快就變得有條不紊起來。
有車的人就盡量在附近或者順路的讀者給帶走,很多人都是大老爺們,在燕京這種地方安全是沒有任何擔憂的!
******************
推薦票加更送到,作者菌一諾千金!
想必把大家今天的票都榨干了,那明天的肯定還有吧?
提前預定大家明天的月票跟推薦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