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已經七十多歲高齡,他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傳記類,只不過一般不給活著的人寫傳記,都是寫歷史人物傳記。
雖然有很多名人邀請他寫自己的傳記,比如周宏偉啊、李凱復等,但林野都直接拒絕了。
今年他帶來的《李太白傳》可謂是評價不俗,人物經歷基本符合歷史情況,雖然在局部細節和次要人物上面運用了想象,但并不妨礙整體的完整性。
林野的這部傳記將李白瀟灑詩仙的形象刻畫得非常到位,語言生動情節有趣,具備了相當的藝術感染力!
“我已經老了,寫了三年才把書寫出來。哪里像你們這些年輕人,思維敏捷,不服老可不行。”
胡煒要搖搖頭說道:“林老,我也是一年一部啊。”
“所以你還是可以加快點步伐,你看看那個叫張楚的年輕人,寫得又快又好。這次可得好好認識一下他,順便幫我的兩個孫子要簽名書。”
到了林野這個份上,已經對名利沒什么看重,只是對后輩充滿了欣賞。
只不過他就是個寫傳記的,在文學圈里面對張楚的幫忙有限,所以才會經常在聊天的時候把張楚的名字掛在嘴邊,就當幫這小子刷刷耳熟。
除了山頂洞人,估計作家圈里面沒有不知道張楚的人!
“林老你也看張楚的書么?”胡煒好奇詢問起來。
“看啊,幾乎是一本不落!最先接觸的就是那本《萬歷十五年》,這種寫歷史的方式跟角度很獨特。”
寫歷史人物的傳記離不開對歷史的研究,其實林野也是一名大學教授,在60歲的時候從中國師范大學退休之后又被返聘了五年,所以他跟胡煒情況一樣,都是教授兼作家。
看完《萬歷十五年》之后,林野就對這個年輕的小伙子感興趣起來,當初還專門打電話給燕大的老友夸贊幾句。
只不過后來發現那本書竟然是張楚交的課堂論文,人家其實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寫!
年過古稀的人原本對盜墓有些忌諱,不過林野卻依舊看得津津有味。
最讓他驚訝的其實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漫畫,經歷了幾十年的巨變,很多當初經歷過的事情竟然都被畫成了動物間的漫畫。
這讓他給幼兒園的小孫子講起故事來更加生動形象了些,原本不跟他親的小孫子現在可是長期抱著iPad讓爺爺講故事!
這一次林野來參加作家年會一個是想見見老友,到了他這個歲數,見面的機會就不算太多,可能下一次就會是永別。
……
作家年會是文化界的盛事,不僅僅有各路作家現身,還有很多跨界的明星跟社會名流出席活動。
這年頭不出書、不出傳記、寫真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明星!
當時間來到下午六點的時候,燕京的天空幾乎已經黑下去,燈光照耀在紅毯上,讓周圍那些頂著寒風而來的觀眾們喜不自禁。
“希望多拍兩個明星吧,不枉費我受凍一場。”崔子正跺了跺腳,他發現自己旁邊的女朋友倒是精力十足,似乎一點也看不出來累。
他現在無比后悔,為什么要答應女友在寒冬臘月的天氣里跑到戶外紅毯上面,這天氣就適合呆在室內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