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太可憐了吧,它只能自己縫自己。”
“真想要一個泰迪熊機器人陪伴,要是還有一個舞男機器人喬就好了!”
“唉,看完之后有些難受。當大家都在吃飯的時候,機器人大衛卻只有拿著勺子吃空氣。為什么要把他做得那么真實啊!”
“居然看得稀里嘩啦的,不就是點贊嗎?”
“果然是深夜福利,明天早上起來要喜提浮腫眼睛一雙了。”
這些讀者都被張楚的短篇給吸引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張楚會在期末考試的間隙放出這樣一篇免費的作品來。
更何況《挪威的森林》已經在火爆預售中,誰會想到新書還沒上市,又寫了本新書。
幸虧這只是短篇,要不然南海出版公司跟翰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得無比頭疼!
這完全就是來搶風頭!
豆瓣讀書那邊效率非常高,直接將“人工智能”的圖書詞條還有簡介弄到了過去,方便那些用戶們進行打分點評。
……
雖然只有短短三萬多字,可帶來的震撼卻非常多。
很多人都以為科幻就是要去星際,要去寫喪尸或者末日,不過張楚寫出來的人工智能卻不僅僅是是科幻內容,更多的是人文主義。
比如身在美國的書評人沈云華因為時差關系就比自己國內的同行們先看到這樣一篇,他轉發了張楚的長微.博并且留言說道:“這是一場跨越千年的親情童話,張楚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將《人工智能》用科幻色彩孕育出了感人至深的脈絡,當純粹的愛變成只是燒刻在電路板上面不可更改的內容時,感動之余也讓我們有了更多對生命的深思。”
他覺得這個故事非常精彩,很想要讓國外的讀者們也看看,于是就嘗試著給張楚發了條私信過去。
“張楚你好,我是一名暫居美國的書評人跟翻譯。剛剛在微.博上面看到了你最新發布的那篇《人工智能》,特別好看,內涵也很豐富。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想把它翻譯成為英文,讓更多的讀者可以看到,你覺得怎么樣?”
沈云華本職工作其實是一位物理學在讀博士生,只不過喜歡看書,所以就成為了書評人。
而在美國生活成本有點高,他又不能出去打工,所以就接點翻譯的工作來賺點錢。
私信發出去之后,沈云華就焦急的等待起來,他并沒有想要依靠張楚的這篇來盈利,而只是單純的分享而已。
此時張楚剛剛洗完澡躺在床上擼貓,他在跟微.博客戶端做著殊死搏斗!
雖然算不上有強迫癥,但里面那些紅點提示都想要消滅掉。
但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因為新鮮的轉發、評論、點贊跟私信幾乎每一分鐘都在增加,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
十多萬條未讀私信很多都是催更啊,或者詢問、求助以及廣告,張楚正想把它們都刪掉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個加V認證的賬戶給自己的私信前面幾個字。
從茫茫私信海洋中被發現,這絕對是緣分!
張楚思考了一會兒,他剛剛在七八個小時里面怒寫了三萬多字,現在并不想再自己做翻譯了。
剛好有一個自稱是書評人跟翻譯的人來詢問,那他也就大方的回答道:“你可以翻譯,但如果要發布出去的話,就得把翻譯好的英文版給我看看,這樣才能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