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達芬奇密碼》之類的書都看了起碼三遍。
原本歷史類的書籍需要放慢速度認真,可他卻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
雖然那些書評人給了挺不錯的評價,也知道這本書的英文版在海外似乎被很多圖書館給收藏了,可看不進去就是看不進去!
如今柳文勇在追張楚新書的時候,意外發現內容里面竟然提到了老書的名字。
他跟其余人的想法不同,這顯然并不是為了隨口推書,而是有著其余原因。
如果真要推書的話,估計發個微.博或者拍個視頻效果會更好。
“事情肯定不會這么簡單!”
既然張楚還沒有更新后面的內容,那柳文勇干脆就把書架里面有些新的《萬歷十五年》實體書拿出來。
他本能的察覺這兩本書之間肯定有非常深的聯系!
只不過一時半會兒的時候找不出來。
第二次看《萬歷十五年》,這一次沒有了心浮氣躁,看得更加仔細一些。
而聯系到先前追的更新,柳文勇心里突然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好像《人民的名義》大部分重要角色都能在《萬歷十五年》里面找到原型啊?”
他被自己這個想法給嚇了一跳。
但把人物挑出來之后,還真是一一對應!
于是,柳文勇就迫不及待的登陸到張楚的官網上面去跟論壇網友們分享自己的看法,而這就像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讓讀者們開始尋找到兩部作品的內在關系!
李達康VS張居正,兩人都是敢于改革、不懼風險、獨斷專行的人。
易學習VS海瑞,大大的清官,同樣的貧窮,甚至連擔任的職位都一樣!
趙立春VS嚴嵩,而他們倆的坑爹的兒子也可以對應起來。
當然,高育良也對應高拱,祁同偉像戚繼光跟殷正茂的綜合體。
果然是看懂了《萬歷十五年》,才能真正看懂《人民的名義》!
論壇里面討論張楚新書的帖子很多,尤其是在老書亂入之后。
不少人都以為這是隨手推書,反正要寫一本有逼格的書,不如寫自己以前的那本。
可在看過了柳文勇的推論之后,他們才反應過來,原來張楚隱藏得這么深!
看個官場都得費腦筋!
“這應該不是過度解讀吧?”
“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
“原來是有深意的,看看后文怎么說吧。”
“有點意思,我也想去看看這本書了!”
“其實《萬歷十五年》就是描寫古代官場的書啊,里面官員的道德、為官的技術還有官場哲學都沒有過時。高育良沒什么政績就能升遷那么快,而李達康有政績卻比不過他,大概就是在為人處世上面不如吧。”
“所以張楚的意思是,我們看了這兩本書就能去體制內混混?”
“某偏遠城市公務猿表示這兩本書寫得都挺真實的,里面那些為官之道都挺有學習價值的。我猜高育良書記這么會和稀泥,肯定最愛申時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