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豪是一個職業作家兼書評人,他的上班地點就在自己家的書房里。
一部作品大概要寫一年時間才交給出版社發表,僅僅依靠銷量的話肯定難以活下去。
所以他還時不時接各種商業活動,比如講座啊、分享會之類的,寫書評其實只是賺個名氣,錢肯定是沒有多少的。
作為在知乎認證了書評人,今天當他登陸上知乎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好像火了!
然而當他定睛一看的時候,才發現是自己的錯覺。
那些并不是增加的評論或者關注者數量,而是邀請自己回答問題。
瞄了一眼這些問題之后,萬豪忍不住自言自語說道:“怎么全是關于張楚的?這小子新書跟老書又扯上了什么關系?”
他雖然是書評人,但卻不是每本書都在看。
哪怕張楚是當下最火爆的作品,不過由于他的新書《人民的名義》題材特殊性以及尚在連載的原因,評論圈的人其實一直都保持著觀望的態度。
想要等張楚連載結束,并且出版修訂之后再進行評價。
即便那樣有些滯后。
可起碼不會錯過后面的劇情,萬一只看一部分情節就發書評,后面被張楚更新的內容給打臉可就有些糟糕!
現在萬豪感覺自己身負重托,這么多網友都把問題交給了自己。
可自己只看過《萬歷十五年》,沒看過張楚的新書啊!
如果現在就去看新書的話,似乎有些來不及,因為不可能在短短一天時間內把那二十多萬字的內容給仔細看完。
囫圇吞棗、走馬觀花式只能看個情節大概,并不能支撐他寫出一篇合格乃至優秀的書評來!
于是他準備找自己的朋友們求助,看看這些家伙有沒有寫相關的書評,到時候自己可以注明轉載出處來引用一下。
書評人也是有小團體的,大家經常需要交流一下對于某本書的看法。
尤其是那些內涵豐富的作品更需要跟同行溝通,看看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錯了!
要不然直接發出去,可能會被嚴重質疑水平。
萬豪將自己的知乎賬號上面收到的問題回答邀請截圖下來,然后發到了群里面,他開口詢問道:“你們知道最近張楚新書跟老書折騰出來的事情嗎?”
“怎么可能不知道!”原本正在談論換個地方寫書評的徐金文同樣曬出一張截圖,“看的主編半個小時前才給我發消息,讓我下一篇書評就寫張楚那兩本書之間的關系。”
“真是巧了,我也收到了編輯的消息,只不過說的是盡量快點,并沒有規定時間。”
“這就是自由撰稿人展現優越感的時候了!沒人讓我去寫這個蹭熱點,哈哈哈”
“現在順應潮流才是大勢,咱們先去看看書,然后來交流交流,最好定個基調!”
《人民的名義》出品方可不簡單,不能僅僅考慮張楚的因素,還得考慮這是在相關部門邀請之下寫出來的東西,屬于政治正確的那種。
如果要加以批評的話,顯然不能批評到題材問題上,也不能說反腐有什么不對!
看到這些老友們的反應,萬豪大大咧咧的說道:“那你們看了之后有什么結論?我之前一個字都沒看過。”
徐金文在鍵盤上面打了幾個字,“其實我剛剛把開篇看完,他這個開篇很有震撼性,相較于題材來說已經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