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安靜清幽的四合院變得喧鬧起來。
裝修公司在選擇了一個良辰吉日之后就開始動工將部分需要整改的東西給拆除,當然是在不影響整體建筑的情況下。
灰塵跟噪音都有些大,張楚戴著口罩跟周康、葉淑梅幾人站在院外,他是來親眼見證這個工程的,畢竟光是簡單整修一下就得花去他接近千萬人民幣。
“幸虧鄰居隔得還比較遠,要不然就要被投訴了!”
周康搖搖頭說道:“你這邊的很多鄰居其實都沒住在這里,這才是真正的燕京高端富豪區。”
住別墅什么的都out了,現在有錢人都買四合院!
張楚打了個呵欠,昨天他跟編輯顧新學聊《人民的名義》究竟哪些地方需要精修,從下午三點多鐘一直聊到晚上十二點。
事無巨細,從標點符號到錯別字以及用錯語境的詞語,再到人物的結局都有建議。
當然,張楚也沒有完全采納,畢竟這只是精修一下,而不是改成另外一部小說!
“現在相關部門那邊給出的意見是允許出版,估計南海出版公司得高興死,有尚方寶劍護身。”周康小聲匯報著最近發生的事情,“以前可沒有哪本官場小說是得到了相關部門許可的。”
有時候跟官方扯上關系是件壞事,但有時候卻是件好事。
不過現在張楚很好奇:“你們覺得《人民的名義》大概銷量會有多少?現在都可以在網絡上面看了,應該沒多少人吧?”
葉淑梅搖搖頭:“如果操作得當的話,應該能延續你首周破百萬的紀錄。你要知道,實體書的讀者使用網絡小說網站看書的人畢竟是少數,因為這跟他們長期以來的閱讀習慣相違背。”
周康在一邊補充道:“沒錯。你在小說網站上面雖然訂閱已經有好幾萬人,可是跟實體書動輒數百萬人的購買比起來還是比較小的數字。估計有很多人都在等著你出實體書,就算某些看過連載的讀者也想買書收藏。”
網絡小說的受眾輻射挺大的,不過想要在整個閱讀市場上面占據領先還是得靠實體書!
恰好張楚就是去年的銷售王。
今年不出意外的話,應該也能復制去年的成功。
因為今年張楚會一口氣將鬼吹燈的后面六卷都寫出來,哪怕賣不到第一部精絕古城那么多,但六部加起來也絕非什么小數字!
“別的不說,從《萬歷十五年》就能看出端倪來。這部歷史作品都能賣出接近兩百萬冊的銷量,最近在你新書的帶動下可是回到了單日銷售榜的前列!兩本書這么賣下去,別說是二百五十萬,三百萬都有機會。”
張楚對《萬歷十五年》的銷量可從來沒擔心過,這部作品走的就是超長線銷售的路線,有機會成為經典的。
“既然這樣,那我也就不再擔心什么了。周叔,我們還是先撤吧,這邊施工沒什么好看的。”
周康看了看手表,他發現距離張楚下節課竟然只有半個小時了,連忙說道:“我們是得快點了,要不然遲到的話可就麻煩。”
葉淑梅揮揮手,“你們倆去學校吧,我回公司去。今天又有幾項授權協議要簽,現在老板你可是躺著都能賺錢。”
借助翰林軒書店在燕京大學校園的便利,張楚不光給自己的車辦理了校園通行證,就連周康跟店長鐘良平的車也有通行證,不用去排隊拿許可。
若是從校門口走去教學樓,那鐵定會遲到!
燕京是座國際大都市,面積大、車輛多。
哪怕四合院距離燕京大學的東門并不算遠,可這半個小時要是遇上堵車或者其余什么情況的話肯定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