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不知道,最近幾天咱們公司的員工一個個都怨聲載道,都在給人事部反應要求再招聘幾個人來分擔分擔工作呢!”
葉淑梅坐在辦公室內給老板匯報工作,她整個人看起來容光煥發。
張楚是被她喊過來商量《人民的名義》版稅比例調整問題的,順便看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第二季新鮮制作出來的視頻。
那位拿著兩瓶農夫山泉礦泉水走進來的秘書大概是新來的,好奇的打量著張楚,仿佛那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周康言簡意賅的歸納道:“我們這邊態度放得比較強硬,一口咬定18%沒有松口,南海出版公司那邊只愿意給16%。”
談判陷入了僵局,誰也不愿意輕易讓步!
張楚想了想,開口說道:“合作了這么久,我可不想經常換出版公司。”
一個作家經常換出版公司的話,對讀者來說完全不是好事兒,尤其是那些想要收集作品全集的讀者提升了難度。
“其實我們也是在試探南海出版公司的態度,如果他們以為15%就是最頂級了,那也就沒有合作的必要。不過現在看起來他們還是同意提高分成比例,從15%到16%,那就肯定不是最底線。”
“你們把握這個尺度吧,如果可以的話,還是盡量讓合作達成。畢竟這本書寫完了挺久,拖著也不是辦法。”
葉淑梅搖搖頭:“估計是你被南海出版公司的高效率給寵壞了,除了極少數的作家,有幾個人從提交作品到跟讀者見面是在一兩個月之內能完成的?如果他們想要拖延,完全可以按照普通作家的進度來。”
“我就是怕實體書的讀者們鬧情緒。現在網絡版的大結局都出來了,他們要是等個三五個月,恐怕我的新書都已經出來。”
周康安撫著說道:“你先別著急。其實更慌張的是南海出版公司那邊,不用我們施加壓力,他們自己都會亂陣腳的。因為最近幾天各個實體書店跟網絡書店都在要《萬歷十五年》,他們想要加印的話,就得我們同意才行!”
明明是《人民的名義》格外火爆,但賣脫銷的卻是《萬歷十五年》。
里面重點提及的效果非常好,狗東書城、當當書店、亞馬遜、中國圖書在線等幾大互聯網書店的銷售榜上面,《萬歷十五年》都赫然在列!
對于這部歷史作品,各個書店都沒有什么存貨。
就連南海出版公司也一樣,倉庫里面根本沒有準備多少。
細水長流般的銷售,一兩年加印一次差不多了,誰知道這一次借著新書的東風火起來!
就連《萬歷十五年》這種作品都能銷量來個大回春,那誰能保證《人民的名義》圖書銷量就不會這樣呢?
沖著這個題材,沖著這個噱頭,改編成為影視作品就不算難事。
如果制作團隊給力的話,那么這個電視劇還真有可能引領小小的話題。
收視跟話題大爆需要靠緣分,沒人能事先說的清!
拍成電視劇之后,這原著的銷量自然不用擔心。
所以周康才這么淡定。
張楚的影視版權有不好賣的時候嗎?
現在《挪威的森林》都有那么多影視公司在追逐,而《人民的名義》既然都能出版,而且還是這么響當當的主旋律,拍成電視劇只要不去故意刻畫敏感內容,廣電那邊不會卡住不放的。
這可是在宣傳中央的反腐倡廉精神,值得大力推廣的那種!
“好了好了,我們還是別說這個話題。看看那兔的動畫片吧,不知道這一季的質量怎么樣,可千萬別下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