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外說漢語的新鮮勁兒已經過去,放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的時候,大家會特別喜歡看這種場景。
但現在走出門去就能碰見幾個活生生的外國人,而且這些外國人還能熟練的使用各種方言,這就讓觀眾們的興趣大減!
“今年我們節目不能拖臺里的后腿。前面這個季度,江東臺、魔都臺、蘇東臺來勢洶洶,特別是江東臺弄的什么《歌神猜猜猜》收視大爆不說,馬上就要上《心理罪》這部電視劇了。現在看熱度都已經是逆天,是今年劇王的有力爭奪者。咱們在第一季度的領先優勢已經被追平,如果《漢語橋》還在拖后腿的話,到時候年底一看,咱們臺沒拿到稱雄多年的第一竟然是我們節目在拉低平均數,我看你們怎么好意思出去見人,怎么可能拿到過年的獎金!”
“胡總監,我覺得現在真人秀這么火爆,咱們可以把比賽從傳統的演播廳辦到戶外,比如開幕的時候可以去曲阜孔廟那邊,不僅可以向國內的觀眾展現傳統文化,同樣也能把這些悠久的歷史跟傳統展現在外國人面前。”
“這個提議真不錯,往年都是比較死板的考察漢語,今年我們就讓他們參與到漢語的真正運用中,去外面實際使用一下。”
“咱們也不用那么徹底,可以分成不同的階段。比如在攝影棚就把文化競答這方面做到純粹、做到極致,然后可以適當的把去外面實際運用漢語作為其中的一個模塊進行考察。”
“沒錯,很多人批判我們學習英文不就說是在學啞巴英語嗎?那學中文一樣,讓那些外國選手通過實踐去面對面學習東西,去檢測他們與中國人交流的真正水平。這樣會比單純的答題要更吸引人一些,給觀眾們一種原來文化答題類節目也可以這么玩的感覺!”
“這樣也不錯,但我覺得題目的設置比較關鍵,不能因為走出了攝影棚而變得浮躁、虛假。這不是一場真人秀,它不是秀,而是一場社會實踐課!”
出題團隊、攝像、技術團隊、制片、外國參賽選手甚至拍攝地其余工作人員都必須盡力才行,現在胡楊身上壓力很大。
接手了這樣一個工作,必須努力把收視率提升起來才行!
可是問題在于這樣的政治任務還必須得考慮口碑因素,不能為了追求高收視而弄出一些戲劇性很強的東西來,那會破壞“漢語橋”大賽的公正性以及在海外的權威。
這本來就是為了宣傳中國文化,如果幫了倒忙,那才是致命問題。
前面幾屆都是基于這樣的思想,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之前的制片人都是很保守的,收視率能不能提高不重要,重要的是別瞎折騰。
正當胡楊在頭疼收視率的時候,助理蘇蕓拿著手機興奮的說道:“胡總監你快看,咱們節目這么早就上熱搜了!”
“怎么回事?”胡楊開口詢問道,他還在為節目的形式以及題庫發愁。
“張楚不是擔任咱們比賽的推廣大使嗎?他在推特跟微.博各自發了條消息之后,大家都對我們節目非常好奇呢!”
湘南衛視是負責“漢語橋”比賽的錄制以及播出,他們事先當然也知道國家漢辦那邊選擇了張楚作為推廣大使的事情。
只不過那時候胡楊并沒有覺得這有什么幫助!
與其請張楚擔任推廣大使,還不如請幾個流量明星在節目里面客串一下各種各樣的職位。
可現在一個寫書的作家,竟然能把節目帶上熱搜?
這怕不是有問題!
“你們幫他買熱搜了嗎?”胡楊突然開口詢問道。
微.博熱搜是可以找水軍買的,新浪微.博那邊為了活躍軟件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除了真正火爆的事情外,其余大部分明星的熱搜都是靠買的。
尤其是新生代的明星們,什么喝口水、吃個飯、生個病、拍個照、出個門都是熱搜,粉絲們美其名曰易上體質,其實是經紀公司在水軍那邊交了錢而已。
蘇蕓搖搖頭說道:“怎么可能給他買熱搜。現在我們都才反應過來,而且比賽播出時間還有兩個多月,現在買熱搜豈不是浪費?好像是他的粉絲還有許多網友自發將這個話題頂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