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西門看起來非常熱鬧,一個個小帳篷拔地而起,各個專業的學長學姐們頂著高溫酷暑在幫前來報名的新生們填各種表格,然后帶領著他們朝著各自的宿舍而去。
現在已經是零零后的天下,張楚從車窗內看過去全都是青春的氣息,他自己也是一個偽零零后,但心態卻朝著八零九零后在靠近。
交警跟校警各自在門前維持秩序,生怕出現什么突然變故。
“為什么不讓我開車進去,剛剛那輛車都能進去!”一個牌照開頭是魯的車輛被攔在了大門口,這位家長將車窗搖下來,正在跟大門的警衛進行理論,“我家孩子是正大光明考進燕大的,憑什么歧視我們外地牌照?”
那警衛可能也是見多了這種情況,用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回答道:“大哥,燕大并不對外停車的,想要進校園都得辦理專門的通行證才行。您可以把車停在附近再過來辦理報名手續,沒證就進不來。”
張楚并沒有傻乎乎的在后面等著,而是將車開到旁邊的入口,直接刷卡進去,這可就苦了另外一輛車。
離開校園差不多兩個月時間,但里面并沒有什么變化,只是多了些歡迎新生的標語跟指路牌。每年都有畢業生離開,然后新生進來,周而復始。
湖光塔影交相輝映,張楚將車開到翰林軒書店外面,此時的書店內看起來竟然還有挺多人。
這年頭實體書店真的是不賺錢,就算賣得再火,也都不如旁邊的奶茶店賺錢。
今年,校園內另外一家書店就被迫關門,實在虧損不起了,他們可遇不到張楚這樣一個不求賺錢,但求少虧點的好老板!
水漲船高的租金、商業地產的擠壓、網絡閱讀的興旺,還有電商野蠻生長,這些都讓實體書店四面楚歌、防不勝防。
在翰林軒書店外的特價區內,擺放著許許多多的打折書,這些都是從出版社那邊拿到的庫存書跟大型書店的退書,很多作品在其余地方賣不出去,但在燕大校園這邊卻會被廣大師生喜愛,因此來這里找書總是會有驚喜。
鐘良平看到推門而入的張楚之后就迎了上來:“老板,你可算是來了,大家都在想呢!”
“我看是在想我的開工紅包吧!大家都有份,放心放心。”
瞎說什么大實話,這讓鐘良平頓了頓才接過話茬:“我們今天上午開始營業,到現在營業額居然接近一千塊錢,實在有些出乎意料。”
在燕大校園里面的小書店,營業額當然不可能跟三里屯的pageone或者方所那樣日銷售額近十萬那么多。
營業額看起來很誘人,但利潤通常卻低得可怕。
此前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在微.博曬出去年的成績單,高達一千八百萬元的銷售額,總體利潤卻不到五十萬,這兩個數字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張楚并不指望這家書店能給自己掙多少錢,純粹是有個小小的窩點,如果能收支平衡就更好了。
他從背包里面拿出一疊紅包來,挨個挨個給工作人員們發過去,金額并不算太大,每個紅包里面一千塊錢,哪怕店長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