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廣告對于亞馬遜來說絕不陌生,雖然他們的首席執行官曾經認為廣告是當你的產品平凡無奇時付出的代價,但很快就自己打自己的臉,每年用于廣告宣傳的費用都在快速增長。
去年亞馬遜花在廣告支出上面足足有18億美元,總營銷支出138億美元,主要是在電視、數字、戶外廣告牌和其余平臺,這個數字還沒有計算在社交媒體上面的廣告支持。
雖然亞馬遜的大部分收入依舊來自在線銷售,但現在它已經擁有一整套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跟企業需要在電視廣告和其他地方看到這些產品和服務。
為了推廣Echo設備,他們直接在時代廣告修了個全球最大的廣告展示屏,年初的超級碗比賽期間,每30秒廣告需要500萬美元,而亞馬遜一口氣上了八個!
蘭登書屋的這步棋走得很妙,算準了亞馬遜會接,不過肯定會付出相應的代價,那都是能接受的。
Kindle以及亞馬遜在線書店想要擴大市場份額,就需要大量的營銷投資,不僅僅是要打廣告,還得宣傳其中的產品,讓那些消費者知道自己能用Kindle去看什么。
或許很多人不清楚,實際上每年在戶外廣告牌砸錢最多的幾乎都是科技行業,前幾名分別是蘋果、谷歌、亞馬遜、HBO和Netflix。
在大部分人印象之中,這些科技產業應該是在網絡上面打廣告才對,沒想到直接在日常生活中去占領人們的視線!
它們這些公司都接收廣告業務,收錢之后幫其余公司打廣告,但轉過頭去也會自己花錢去推廣自己。
僅僅是宣傳這些產品還不行,必須得聯合優質資源一起打廣告,之前就有好幾位當紅歌手跟亞馬遜聯合宣傳獨占單曲,這就是例子。
布萊爾只是提出這個建議,具體去實施得另外找人,要不然蘭登書屋這么多年算是白費。
要是能緊緊抱住亞馬遜這個大腿,那么宣傳上面真不用擔心什么,足以勝過99%的新書宣傳!
“希望一切都順利,我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這本書拿來看看。”布萊爾并不是一個虔誠的信徒,這時候卻在胸口畫了個十字架祈禱。
如今的歐美圖書市場上面,暢銷書作家正處于青黃不接的局面,先前的幾大霸榜作家不約而同結束了自己的長篇小說連載,但卻沒有什么新人冒頭。
在去年之前,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面一片亂世景象,不同的作品幾乎是輪流上去坐第一,沒有什么統治力強大的作品。
那時候的張楚也不過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憑借《神探夏洛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兩本書勉強登上排行榜。
可是法蘭克福書展開始,那本《達芬奇密碼》橫空出世,全球讀者為之震動,在紐約時報冠了差不多三十七周之后才被自己另外一系列作品《魔戒》給拉下馬來。
兩本書無縫連接,到現在為止《魔戒》都依然停留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寶座上面,只不過領先優勢越來越小,最多還能再茍兩三周就要讓座。
丟掉冠軍的《達芬奇密碼》并沒有銷量暴跌,依舊穩穩地呆在前十名,再過一個月就要滿一年,并沒有掉出排行榜的架勢。
布萊爾也有一個小小的私心,他希望《魔戒》能再堅持堅持,堅持到《沉默的羔羊》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