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盤算了一下說道:“我這邊需要四張,你統計一下公司員工們的需求吧,就把這個當成福利,盡量去多爭取一點。”
在首映禮跟普通電影院雖然都是看的同一部電影,不過心理感受上面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正當周康還要開口說的時候,張楚連忙制止:“我還是說說來找你們的事情吧,最近我在想一本新書。”
“挺好的啊,不過你也別太著急,咱們不趕時間,沒有任何截止期限。”
周康并不想逼迫太狠,從來不去催稿。
“我沒有著急,大概說一下新書的類型吧,算是歷史類型的書,不過一點不枯燥。打算用網絡語言跟方式來進行不定期連載,雖然形式有些俏皮,但還是會講真正的歷史。”
“大概是什么朝代的?跟你那本《萬歷十五年》有些類似?”
張楚笑道:“也都是明朝的,會對萬歷年間的事情有些涉及,書名我都想好了,就叫《明朝那些事兒》!”
“這樣啊,那讀者們會不會覺得有些重復?”周康并沒有考慮張楚能不能寫好,而是在考慮那些挑剔的讀者以及書評人。
之前張楚的作品可都沒有重復過,現在居然要再寫大明朝的歷史!
當然他其實也挺贊成張楚寫這些歷史小說,外國背景的故事寫得有些多了,國內讀者一個個都快要變成檸檬魚了,必須好好安撫安撫。
但上下五千年那么悠久,卻盯著明朝寫。
“放心吧,這本書絕對會讓你眼前一亮,我暫時還沒寫出來,不過你可以隨時關注我的微.博,寫完之后我就會發出去。”
周康做事是以謹慎為主,“現在有很多人指望你的書挑刺,以前是虛構、幻想的,還能掩蓋過去。要是寫歷史,里面出現一些bug或者跟真實情況不符的內容,估計那些人就要唱今天是個好日了。你在寫完一章準備發微.博之前,要不要找個歷史學的專家幫你校訂檢查一下?”
“周叔,沒有哪個歷史學家敢說自己知道的東西是百分百正確的,說不定就打臉。我寫的這是歷史小說,并不是史書。而且,真正的歷史大牛都很忙,哪有時間來幫我沒事兒做什么校訂。”
謹慎是好事,可也別變得膽小怕事。
普通人需要的不是教科書那種枯燥、平鋪直述的歷史讀物,而是耐看、有血有肉、能融入那些場景的作品。
《明朝那些事兒》深入淺出講訴了明朝幾百年間的歷史,詼諧幽默的同時還在努力還原歷史真相,格外引人入勝。
張楚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到這部作品的場景,他此前從沒有看歷史故事而屢次三番笑得前俯后仰!
既過癮,又還能長知識。
苦大仇深、驚悚懸疑燒腦的作品寫得有點多,不光需要放松一下讀者們的神經,作者自己也必須有張有弛才行,不然自身情緒就會被作品影響,從而走向極端。
現在張楚就想重拾歡樂,來一本與眾不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