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派,我正在太平洋里的一艘救生艇上漂流,唯一的伴侶是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
如果自己是派,是想辦法殺死這只老虎呢,還是找到跟它相處的辦法,讓它在茫茫大海之中給自己做個伴?
孟津很高興能率先觀看到這部大家翹首太久的電影,他原本是一名電影愛好者,只不過在豆瓣上面寫的影評被越來越多人熟知并且推崇之后就開始建立公眾號。
無心插柳柳成蔭,他如今也算是草根影評人中的代表,要不然也不可能被發行方邀請參加這一次的首映禮。
作為電影迷,孟津平常休息時間都泡在電影里面,閱片量估計比專業學生都要大,因此不會有什么時間來看小說。
他知道張楚這個名字,同時也知道電影是根據小說改編而成,但為了參加首映禮,他不得不硬著頭皮買了本實體書進行研究,還順便將各路書評都看了。
誰曾想,小說的作者放著前排位置不坐,跑到自己后面跟朋友們一起閑聊。
孟津就在猶豫要不要簽名的時候,放映廳卻黑了下來,他還是決定先看電影再說。要是電影質量不好,那簽名不要也罷!
他一本正經地坐在椅子上,將自己設定到了這個漂流的旅程之中以后,越發覺得這個故事不可思議,整部影片必然會相當扣人心弦。
金紅色的龍標、華納兄弟片頭掠過之后,畫面就來到了一座熱帶動物園,畫面里長頸鹿悠然吃樹葉,蜂鳥圍繞在猴子旁邊快速震動翅膀。
視覺效果從這里就格外驚艷,那只鳥仿佛飛出了銀幕,就在眼前!
帶著印度風情的悠揚音樂與靜謐的動物園相得益彰,不同的動物在這里悠閑自在生活著,不知道的觀眾估計會認為這是動物世界大電影。
不過為這個畫面進行解讀的并不是趙忠祥老師,而是一個帶著明顯印度口音的中年男子跟另一個男人的對話。
銀幕上,胡歌飾演的作家亮相了!
現場的幾百名影評人、明星都有些興奮,能在好萊塢電影里面看到一個戲份頗重的角色由中國演員出演非常難得。
這位作家正在尋求寫作靈感,希望了解一下派年輕時候的傳奇事跡。
電影也由此展開,站在廚房內的中年派開始講訴故事,畫面很流暢地切換到了兒童派身上。
捧著書的兒童派因為名字發音被同學們嘲笑,最后憑借過人的毅力將π默寫到了小數點后幾百位,終于讓同學、老師們記住了他的名字!
而這也為影片奠定了一個小小的伏筆,在海上漂流那么多天并不是偶然堅持下來,從小就有這種過人的毅力跟恒心。
電影的節奏并不快,而是將派的生活簡單做了介紹,從宗教信仰到飲食習慣。
誰能想到從小堅持素食主義的派為了生存不得不吃魚這些東西呢?
于是腦補,越是覺得恐怖。
沒點耐心的人還真看不了,這些都不是隨便堆砌起來湊時間的,而是對派這個角色的塑造有積極意義,讓他更加完整,以至于后面很多行為都會在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