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芘的不想要,但墨斗不能不給。
其實跟之前普洱“教育”他是一個道理。
素材這樣的東西,不管好壞,只收那么一兩個的話一點意思都沒有。
要收就長期收。
他們幾個采石等級都如此之高,要真是經常通宵采礦,不管是去哪里挖、每天一塊紫礦很簡單的事情,人物等級上來之后甚至可以長期出轉靈石。
而且他們是生活玩家,會跟著游戲流程走,什么階段需要什么道具、他們這邊最多延遲一兩天就可以拿到了——當然量不要指望有多大,不像工作室那樣老是盯著低級礦采,錢是賺得安穩但等級上不去,真正最好的東西是拿不到的;
工作室那是保量不保質,也不是傻,要保質需要投入成本,競爭也更大,誰知道會不會打水漂?這行本來就不好混,還去做有風險的事,找死呢?
對于墨斗來說,如果需要的是低值易耗品,根本不需要費力去收,寄售行一大把,秒過去就行了。
高級素材那可是錢想花都花不出去的。
好不容易撞上這么一個采礦固定隊,不好好珍惜,等以后失去了再無病呻吟說追悔莫及又有什么用呢?
這次不給錢,蒽芘的他自己是一時高興了——顯出風骨了嘛,但等睡一覺冷靜下來了,他瞬間就會覺得墨斗吃了他便宜,以后拿到好東西也不會想到他。
像那位菲醌兄弟為人就夠直接,就奔著錢來,這點很好。
有些人可能看不慣……
沒什么看不慣的,這樣的人,做朋友是不好、但如果是做同事,要談生意,那是最好也不過的了。
他知道挖這個能賺錢,他就會拼命去挖,會認認真真翻攻略、甚至專程把地圖放大截好再一張一張拼接起來打印了掛墻上掐著秒表去挖,會把跑圖路徑規劃到至臻完美。
這道理不是墨斗說的,孔子和墨子都有相關論述。
墨家這邊,“兼愛”是要求強者自律,但對整個社會而言,想要讓別人創造價值就得首先滿足他的私利;
孔子也是親口訓斥過子貢不求回報的“高風亮節”,說這會給世人帶來不好的示范作用,名為無私、實際上是以犧牲無數人福祉為代價的一種“沽名釣譽”,性質極其惡劣。
但道家不管這種事,他們對所有行為的主張都是一樣的……你愛咋咋地,關我毛事。
墨斗不是道家的,不管是按孔子還是墨子的訓誡,這礦石都不能白拿。
但蒽芘的不要錢……硬塞吧,到時候他搞不好還以為自己是施舍小號。
都是生活玩家……
要不帶他們練練級咯?
生活玩家嘛,對裝備的要求不是很高、湊合能帶就行,但一般都很看重等級。
收好東西,另外三個人倒是也發過了交易。
這幾位倒是折中了一下,愿意收錢、但收得沒有菲醌那么貴,基本還是按照物價來的。
橋苯環萘的貨最好,確實有一塊黃礦,只可惜是青田石,印章料、豪華度效果,墨斗用不了,只能拿去倒賣。
他一開始都沒擺上來,墨斗問了才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