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種出來,墨斗感覺應該也不至于非常難;
前兩套方案好說,“移栽”一下就好了,花這種植物摘下來之后還可以保持一段時間才會凋謝,整株插好移栽到同一個盆里,農學等級低想活肯定有難度,但如果單純只是讓它維持住一個形態還是可以的,提前算好時間、上面多撒點兒水做做樣子就是了。
第三套的前兩種……比較淡疼。
方法其實很簡單,“后天染色”,種出來之后拿水溶性顏料涂上去,小心一些、刷子做小一點,或者說直接用滴管就是了。
最復雜的,就是最后一種,方法說起來簡單,“先天染色”。
用帶染料的水去澆灌。
做起來難。
需要控制染料用量,讓水分靠蒸騰作用被引到花瓣之上,靠近莖稈的部分吸到的染料分子多、外圍部分少,這就能形成同一瓣上顏色出現交替的情況;
如果是黃菊,那就用白色的來澆;白菊就用黃色。
白色的礦物染料,比較少,硅灰石、石英石、方解石,感覺都不是什么高端材料,成色效果估計都好不到什么地方去,而且后兩者做為自然界最常見的巖石,分子估計很大,未必能順著纖維管被引到花瓣上;
還是用白菊黃料吧,黃色的礦物染料就多了,閃石、獨居石、水錳礦、雞冠石,七八種呢,多調個幾次,總能出好的。
效果要實在不行,那多用幾種顏色咯,春夏秋冬嘛,由綠轉紅再轉黃,最后花瓣尖端留一點點白,也很應景嘛。
種小一點,這樣每根花瓣上單一顏色其實就那么一小段,哪怕稍微次一點,不貼上去看應該也不會那么顯眼。
至于各種顏色之間會出現混淆……沒有問題啊,本來就是要“四季交替”,還巴不得它有混淆。
這是顏料,不是光,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黃色是紅+綠;
但顏料的三原色卻是品紅、黃、青,黃色是本來就要的,正紅和綠色其實都是調出來的,又都是黃色的親戚;紅=品紅+黃,綠=青+黃。
正好黃色是最后一種,那直接作用底色嘛;
染好黃之后再染代表夏天的紅色,用品紅色的水去澆灌,紅珊瑚、瑪瑙、石榴石,這可都是上品寶石,能用來畫畫的著色效果肯定差不了;
染好一段紅色后,再用純水澆一段時間洗掉根部,再打一遍黃底,用青色調出最后代表春意的綠,孔雀石、碧玉、天河石、橄欖石,也都是好寶石。
一分錢一分貨,想用出好看的,肯定是用高端寶石更靠譜,用個硅灰石、石英、方解之類的,出來了估計也都是灰蒙蒙一片,意相到了賣相不到位那也是扯淡。
這種比賽,得形神兼備那才靠譜。
這都好說,每種方案都多弄幾盆,反正現在船已經做出來了,有些不急用的材料直接丟到月牙島上去就是了,房子很容易空出來,一口氣擺它幾十上百個花盆嘛。
這是最復雜的,但應該也是效果最好的,它不會傷害到花瓣本身。
種好了之后拿顏料直接染上去,會不會出現“排異反應”啊?前腳染好后腳凋謝?
而且就算活了,這顏色也保持不了,過一段時間估計就褪色了。
直接用帶顏色的水去澆灌,讓花慢慢適應,這樣種出來的顏色才能長久。
當然,墨斗依然是那個態度,這比賽,參與一下湊個熱鬧也就行了,真要去拿名次、不簡單。
哪怕意境再到位,品質上不去就是上不去,評委再喜歡也不可能強行在一群200+品質的花里拔一株80多的當冠軍吧。
名次墨斗是不指望的,他想要的……其實就是種出來之后拿出去賣。
參與獎,也不是那么好混的。
找墨斗買,穩拿。
欸,這銷量能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