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都是扯淡,就好比如說某些美食節目,上來跟人一本正經說“通過谷氨酸鈉以及其他在生物酶催化下制成的產品作用對人的感官產生刺激……”,語速拉快,讓觀眾來不及反應,接下來在掰扯其他的。
真要冷靜下來,再看一遍視頻,還是這個地方,細一想……這nm谷氨酸鈉不就味精嘛?生物酶催化形成的產品,不就醬油嘛?
這樣用專業術語,不就騙人嗎?
當然不是了!
用著名民俗學者Q先生的話來說,“讀書人的事,能叫騙嗎?”
要說,也該說是“話術”。
總得來說,張成安的話術,還算可以,當然這種東西墨斗是聽膩了,不過出來后效果還不錯,然后他時不時也能扔出一個半新不舊的梗,普通玩家能接上,這就很容易讓觀眾產生認同感了,人家很容易把主播認定為和自己是“一路人”。
講的還行,就是有些點上存在一些認識不到位。
他說“這種沖動消費是玩家體會不到的,對他們的長期游戲體驗會帶來很不好的影響”。
這一句,墨斗是不認同的。
大部分“沖動消費”,玩家是在意識到了的情況下做出的。
人家心里很清楚,花錢買這玩意兒,充其量讓自己嗨2個小時,過了這個時間,都破銅爛鐵。
但人家依然會買。
因為過2個小時之后他自己未必還會在線。
人家要上班的,不可能一直玩,錢花的值不值?對比其他玩家當然不值,但對他自己而言,那是相當得值。
甚至有很多玩家是“為花錢而花錢”的主,人家玩游戲,弄個nb轟轟的號出來,他可能不是為了在其他人面前裝逼,就單純自己現實壓力太大,到網上來玩想排解一下;
現實中沒那實力當大款,游戲里體驗一下也好嘛。
這能說他不理智嗎?
當然不能,因為人家很清楚自己是在干什么,而且也很清楚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需要付出多少。
這叫“沖動消費”嗎?
在別人看來,是,但對于其個人而言,是“理性”的。
所以,這個問題,沒必要上綱上線。
然而,張成安就屬于那種非要去拔高的,講完情況之后,他是跟著批評了一番說這種情況怎么怎么不好、然后說自己建立這么一個工作室就是立志于破除這種“以為信息部隊稱而帶來的社會福利浪費”的情況。
強行拔高。
當然,如果說這些是專門講給那些新晉員工聽呢,那還行。
剛出大學嘛,心高氣傲,不講點這種假大空、人家還真不樂意來你公司干活。
吹完這個,張成安就開始圍繞這玩意做起文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