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完,半分鐘不到,張成安的回復就來了。
“楚先生,這種東西,查起來難度實在太高了,而且成本也比較大,而且未必會有用。”
“所謂商機,就是讓看上去沒有用的多東西變得有用。”
消息發出去,那邊卻是沒了反應,等墨斗都已經開始登號了,那邊卻是電話拍了過來。
可能是剛才墨斗已經給了黑臉,這通電話,張成安的聲音很低,言語間表現得很拘謹。
而且也非常“謙虛”,直說自己不懂行,想向墨斗請教。
這個問題,墨斗倒不介意直接回答。
他們的表格,做的是好,但光有數據沒有用,玩家看到了,充其量只會保存下來,等到自己心法快出格子又不知道該點哪個技能的時候去看一看,而且也都是路圇吞棗型。
沒錯,大部分玩家,選擇攻略的時候都會偏向于選擇數據比較多的,然而真要去看了、又不會去管數據。
比如說,有些打仗的戰略游戲里武將存在屬性區分,大部分玩家對著這種系統的了解都是統率110的打90的能打尿,但這個數據加成比例是多少?兵種科技的加成比例又是多少?
大部分玩家都不會在乎,哪怕真的有數據、他們也不會去看,反正只要知道在這個劇本條件下,我這樣出兵一定能贏、那樣出兵一定會輸。
按墨斗之前最后去的那家工作室的邏輯來類比,靠數據統計來打,其實就是“玩顯卡”,憑著游戲內sl出來的經驗去打,那才是真正的玩“游戲”。
什么情況下應該去玩游戲、什么情況該“玩顯卡”?
很明顯,只有在一個游戲要求超過當前顯卡戰斗力的情況下,后者才有其存在價值。
然而一般玩家不需要那么高要求——畢竟游戲廠商主要還是跪舔主機平臺,pc版都順便出的,賺的錢能到主機版10%他們就很滿意了,配置都跟著主機走誰管你萬元神機?
要不然那些nb的機器也不至于天天刷tie吧了。
張成安他們做出來的這個東西其實也是一樣,一般玩家用不上,做出來了、也無法變現。
那么,必須更進一步,達到“顯卡瓶頸”。
如何做?
找到洗練規律就好了。
或者根本不需要召出來,說自己在研究就好了,一天更新一個進度,或者說隨便拿兩三本拓本出來洗,洗他20次做對比,那就會有相當多工作室慕名而來,守著你放消息。
這流量,廣告費收的能少?
流程當然很簡單,張成安當然也聽懂了。
“可是,這成本……”
“成本的問題,你暫時不需要考慮,因為花的是我的錢。”
張成安一愣,隨后恍然大喜,“那,楚先生您是愿、愿意投資了?”
“那,就得看你那邊能不能準備我要求的手續了。”
“您請說,什么條件都可以!”
“年輕人,話不要說得太絕,我們說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但給別人留一線之前是不是應該給自己先留呢?否則日后連見的機會都沒有了。”
“是是是,還是您懂得多,那,您是準備要什么東西呢?”
其實跟那家做漢化的工作室也差不多,,真要說去唄,那就是他們對自己的“估值”。
到時候股權該怎么分,這個總得說清楚。
聽到墨斗講起如此實質性的東西,張成安激動的已經不像話了,但墨斗還是那個態度,“你先冷靜一下,這個事情,我勸你最好跟你的朋友先商量一下,到時候我開價過來,你自己覺得可以,你朋友覺得不可以,因此生出了嫌隙,反倒是我做了惡人。”
“您放心,絕對不會給您再添亂了!”
希望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