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也就過來探探口風,沒待多久,禽滑釐便也回去了。
走之前還專門又叮囑了工匠一番,讓他們一定要虛心受教,墨斗讓干嘛就干嘛。
這回換了個語重心長的口吻,沒毛病,胡蘿卜+大棒嘛。
對他們凌天來說沒毛病,對墨斗來說毛病就大了。
壞人是禽滑釐做的、現在好人也是他來,等于全程墨斗就在旁邊干看,在這些工匠眼里,前面“助紂為虐”、后面“冷眼旁觀”。
這下想拉人也沒那么容易了,不好搞。
不過起碼這些人里沒有特別刺兒頭的,倒是也不至于背地里挑事兒,反正做工程嘛,木頭上面又沒刻字,凌天又沒專門派夠檔次的人過來督工,等于說到時候分貨是墨斗自己定嘛。
這個便宜就不要占了,自己留一艘最好的,其他的就兩邊平攤攤,反正都同一撥人做出來的質量也差不到什么地方去。
這些事情就不需要墨斗自己親手做了,就教給這些工匠吧。
不過怎么說都是免費勞動力,就這么放著也是浪費……
那索性墨斗就安排人做了幾個絞盤和滑輪組,美其名曰“待會兒組裝大船有這些方便”,其實就是給自己做的,這種生產力工具,多一個不多、少一個那是真少,提前預備好、以后還有什么大工程需要起重機之類的東西了不用臨時花時間。
除了這些,還順便拿了幾張之前挖高圖挖出來的一些圖紙,什么記里鼓車、指南車之類的,都是些小物件,之前一直沒自己倒騰,配方老是壓在倉庫里也是浪費,索性清一波,到時候看看效果,好用的到時候批量生產出來賣給制圖玩家嘛,畢竟涂山那邊現在最大的利潤來源就是這些人。
那邊生意最近兩天倒是稍微好轉了一些,當然墨斗絕對不會覺得這是因為自己管理多么出色。
純粹因為霜降的節氣活動有篝火,頂著buff大家pve都很猛,升級快,自然而然要換裝備,消費力能差嗎?
這種活動又不可能一直有,就那么點兒buff充其量也就保玩家到40,相滿45點二階大招估計是有點難度,到時候就不存在這種消費刺激了,是得先想好后路。
人多力量大,有這么多人幫忙,東西很快便做了出來,隨口安排了一下工作后,墨斗邊拿著東西開始跑起了圖。
實際試驗了一番,那么一大堆東西,大部分都是破爛兒,但“記里鼓車”還是挺好用的。
這東西是機械結構,輪軸連著齒輪、帶動羅盤刻度運轉,實際走了多遠一看就知道——當然前提是輪子不能離地。
是挺好用,但依然有改進空間……
以前畫地圖,都是走走停停,畫完一片區域之后騎著馬跑一段,找個安穩的地方停住,靠印象和眼睛目測把周圍的地形再畫下來,效率比較低,很多地方都要量,精度也不敢說很高。
有了記里鼓車,就不需要目測了,直接讀刻度就好,但精度依然很低,很多地方都要微調。
墨斗還算好的,0局訓練過嘛,走的是不是直線他心里清楚,角度誤差基本可以忽視。
但這種東西不太容易推廣,一般人的腳步不可能像墨斗這么穩,稍微騙個四五度,走20米誤差還可以接受、連走200米,那就差十萬八千里了。
但地圖上還是畫成直線,一路下去,想也知道會歪成什么樣子。
懶惰確實是科技進步的第一驅動力,為了保證能把這種東西賣出去,墨斗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一下改良。
首先是加一套控制方向的齒輪組。
想了很多種方案,最后還是用了“六向陀螺儀”。
手上也勉強算事有現成的配方,“被中香爐”,這種古代充其量就是富家千金玩具的東西,用的還確實就是現在陀螺儀差不多的機制。
都是靠重力嘛,多層圓環球面嵌套,層層卸力,不管最外層是如何運動的,中心區域始終保持水平狀態,裝水水不撒、染香燼不溢。
很精巧的東西,要做好關鍵就是看一個耐心,每一層球面用可活動的橫桿相連,打磨到極度平滑保證最完美的活動性,內層球面上下兩半靠控制不同的鏤空比例來錯開重量分布——就跟不倒翁的道理一樣,一半非常輕、一半非常重,這樣裝東西的香爐臺永遠都是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