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個人進去,誰吃飽了沒事兒貼墻走啊?肯定是大搖大擺往里進嘛。
依然是用看車做掩護,靠眼角余光觀察,隨便找了一下,還真找到了。
只有一個卷拉門,符合那種情況。
卷簾門下方積灰情況也是夾層,但并非像其他門那種五層結構,而是只有三層。
偏左位置,有一條線上、相當干凈,按照一個車位長度延伸過去,對應位置積灰情況和其他地方沒有區別。
不光是地方找到了、進去之后“小門”的位置也找到了。
這……
這里是有emp,不假。
但如果臨時扔一個探頭進去,跟著再抽回來?
關鍵墨斗身上確實有這樣的設備。
先不說李思琪個人能力如何,原則性問題她還是會注意到的。
0局最大原則,“甩鍋”嘛。
墨斗當時講的是“自己比較慫”,然后李思琪就是不管有的沒的、全往里面塞。
完美封死墨斗到時候找借口抱怨的可能性。
這么弄,現在來看還挺方便。
現在這個場合還不止一種門路,有兩件東西可以使;
一個是外圈有納米機器人的亞克力塑料片探頭,還有一個是超細的光導纖維。
墨斗傾向于后者。
畢竟這里有emp,納米機器人能不能正常工作確實是個問題,光導纖維的話,用的是光學原理也不涉及什么“電子科技”,哪怕出了亂子回收不了也不怕留證據。
那玩意兒,只要用力一扯就會自動封死光線通道——靠的是表面張力,純物理原理+機械結構,封死之后沒有0局專用設備是不能解鎖的,其他任何手段都看不見,到時候只會留一根“頭發絲”。
頭發絲這種東西,什么地方沒有?
小心看了看,確定四下無人后,墨斗扯開了袖口,拿出了那一卷“頭發絲”。
這東西彈性那是相當不錯,靠手活一點一點扭動,直接就可以貼著地面往目標區域送,都不需要彎腰。
操作起來就有點累了,太細了,特別“飄”,隨便一抖,那一頭是往左還是往右真很難把握,相當吃耐心。
而且也吃小心,因為這玩意兒是真的一用力就斷。
太不好用了。
說來說去,還是nengli不行。
要是換“專業”的過來,知道地方之后徒手就能拿到里面的東西了,神不知鬼不覺,還需要什么科技手段?
那沒辦法啊,要有那種“專業性”,墨斗現在執行的肯定是其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