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跟隨囚車一起停聚到大街中心。
為防止有人故意滋事,囚車周圍站著一圈帶刀侍衛。
老仆人從囚車上搬下一個木制椅子放到侍衛身后,椅子旁邊還放著雜戲團進場功德箱。
審判官被老仆人攙扶著,小心翼翼地登上椅子。
他站在囚車前,面對群眾大聲說道:“工匠--宋壽山,自行招供身負重罪。
為讓他誠心悔悟、永不再犯,本官想出一個特殊懲治他的方法。
本官身旁這個功德箱中積滿了華城百姓的善心,它也見證了宋壽山的罪行。
所以本官思索再三,決定要用它回饋你們。
從現在開始,凡是能列舉出一例宋壽山善舉的人,都能從此功德箱內獲得一定報酬。”
聽完審判官的話,人群又開始小聲議論。
“誰知道這到底怎么回事啊?
怎么宋老突然就變成罪人了……”
“昨天你沒去雜戲館看表演嗎?
宋老在舞臺上親口供認了自己的罪行,還說要我們今天都來街上監看他受刑……”
“宋老犯了什么罪啊……”
“宋老為華城做出的貢獻最多,怎么反倒成罪人了……”
“肅靜,”審判官伸出手示意人們安靜下來,他看著人群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宋壽山還自愿捐出一半家產,扶助那些蓋不起屋舍的貧苦人民。
你們若是有什么疑問稍后可以親自問他本人,不過現在是他受刑時間,別的事暫且不提。
可有人能列舉出,宋壽山曾經善行之舉啊?”
“我,”人群中一個瘦高個子少年舉著胳膊說道,“我知道。”
“好,那你先說,說完便可領功德箱內銀兩。”
少年擠到人群前面,興匆匆地對審判官說道:“我們胡同的路是宋老爺給修好的。
之前那路崎嶇不平,雨后還滿是泥濘,老人和小孩夜里都不敢出門。”
審判官看向人群問道:“確有此事?”
“有,”人群中不少人反饋道,“這事是真的。”
經此人一提醒,審判官也回憶起宋壽山修路一事。他清楚記得那條路也是通往自己府邸的道路之一。
當時修完路,宋壽山還以審判官姓名專門為華城建了一座學堂。
曾經為討好審判官宋壽山還真是沒少費心思,現如今他背負重罪審判官也是難逃其咎。
“好,”審判官遞給老仆人一個眼神示意他去功德箱內拿錢,而后又看向少年說道,“你可以去領錢了。”
“我還知道,”少年開心地繼續對審判官說道,“宋老爺……”
“好了,”沒等少年把話說完,審判官當即打斷他說道,“每人限舉一例。”
“我知道,我知道……”
由少年開頭后,人們爭先恐后地列舉宋老善行。
宋老聽到他們對自己的稱贊后窩在囚籠內羞愧萬分。
看到宋老心出悔意,牧簫便退出人群悠閑地坐到街邊喝茶。
“二哥,”古樂不解地對牧簫問道,“你怎么想出這法子懲罰那個惡人?
不讓他受皮肉之苦也就算了,還特地找一幫人夸他。”
古樂難忘自己和小伙伴被捕后飽受其手下折磨,覺得這樣懲罰他實在太輕。
牧簫邊喝茶邊對古樂說道:“得饒人處且饒人,況且他也沒做出十惡不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