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簫知自己來不及躲藏,只能硬著頭皮走進宇軒殿。
“父親,”牧簫停在珠簾外拱手對牧明璋說道,“孩兒來給父親請安。”
牧明璋緩緩走出寢殿,牧簫一直低著頭候在寢殿外。
“簫兒啊,”牧明璋笑著對牧簫說道,“你來得正好,我正要叫人去喚你。”
“父親找孩兒可有要事?”
“也沒什么大事,”牧明璋坐到文案后邊飲茶邊對牧簫說道,“你離宮多日,父親自然是關心你的近況。”
“孩兒正是要來向父親匯報,此次前去,孩兒找到……”
“哦,對了。”沒等牧簫把話說完牧明璋連忙打斷他說道,“前些日國母還跟我提起你,說是你生辰快到了,要為你準備生辰宴席。”
牧簫早把自己生日拋于腦后,若牧明璋不提醒他根本想不起來。
“勞煩國母惦念,孩兒認為此等小事不必大費周章。”
“每年你的壽宴國母都沒遺漏過,”牧明璋放下茶杯對他繼續說道,“你可不要駁去國母一番好意。”
“孩兒不敢,”牧簫連忙拱手道,“孩兒這就去為國主和國母請安。”
“嗯。”
牧簫慢慢起身用余光掃了一眼牧明璋寢殿內的屏風。
“等下,”牧簫剛要轉身,牧明璋便又將他叫住,“我聽聞國主最近勞神過度夜里常常失眠,你幫為父帶去些安神香獻與國主。”
“是。”
牧簫緩緩退出宇軒殿,在前往伏龍殿的路上,他一直在揣測躲在牧明璋寢殿屏風后的女人到底是不是他心中所想的那個女人。
伏龍殿位于皇宮大殿正后方,是國主專門休息批閱奏折的地方。
牧簫走到伏龍殿前,仆人看到他來后立馬進殿向國主稟報。
通報過后,牧簫才被仆人引進宮殿。
“國主,”牧簫候在國主寢殿外低頭恭敬地說道,“牧簫前來請安。”
“簫兒…”
國母聽到牧簫前來感到十分開心。
“進來吧。”
國主放下自己手中的奏折,等著牧簫進殿。
“是。”
進殿后牧簫看到國母后立馬怔住,他暗想:剛剛,難道不是她……
“簫兒,”國母看到牧簫后笑著說道,“過來,讓我看看你瘦了沒。”
國母一直把牧簫視如己出,牧簫對她也毫不見外。
“沒有,”牧簫看著國母微笑著說道,“倒是國母,幾日不見面容明顯消瘦不少。”
國母輕吐口氣,繼續笑著對牧簫說道:“還不是惦念簫兒惦念的。
你若再多在外面逗留幾日,我怕是吃飯都不覺香甜了。”
“牧簫不孝,又煩國母掛念。”
“牧簫,”國主看著牧簫問道,“你出去這些日可經歷什么趣事,快說與我們聽聽。”
“倒也沒什么新鮮事,”牧簫恭敬地對國主說道,“不過臣新結交了兩個有趣的朋友。
此次特意帶他們一同歸來一睹我金裕國繁華盛景。”
“哦?他們在哪?”
“此間應該是在春華院。”
“怎么不引他們一起來見朕。”
“他們漂泊四海無拘無束慣了,待臣教會他們些禮數再來給國主和國母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