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洛相信一個道理。只有反思,才能成長。
回到臨冬城,徐洛做的第一件事,是派莫羅娜化成布德利·佛雷,前往恐怖堡與波頓公爵商討交換俘虜的問題。第二件事,便是對卡霍城之圍做一個反思。
徐洛對自己在卡霍城之圍的表現不算滿意。
最恥辱的地方,是被波頓公爵丟在卡霍城。他想過波頓公爵可能半路伏擊、也可能已攻下卡霍城。卻完全沒想過,波頓公爵會用他做誘餌,攻擊臨冬城派出的援軍。
是不是,一開始就該聽黑魚布林登的話,放棄卡霍城呢?
不。
不是的。
徐洛的目的,本就不是援助卡霍城。他是想和與盧斯·波頓在城外決戰,才去了卡霍城。如果徐洛不想進行攻城戰——攻城戰和吃屎一樣難受——卡霍城之圍給他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所以,如果能進行第二次選擇,徐洛仍然會援救卡霍城。
問題不在這里。
問題在于,信息差。
但凡徐洛知道一星半點關于波頓公爵的消息,他也能推斷出盧斯·波頓的真正目的。但盧斯·波頓對徐洛來說,就像一團濃得化不開的迷霧,完全無法看透。
‘要是有瓦里斯那樣的情報組織就好了。’徐洛不禁產生這樣的念頭。
瓦里斯是君臨的前任情報總管。他原本是狹海對岸的一個小偷,依靠販賣情報起家,成為了‘瘋王’伊里斯和勞勃·拜拉席恩國王的寵臣。
人一旦產生某個想法,大腦就會不由自主的為他去思考。
一個情報組織的雛形在徐洛的大腦內展開。
歌手。
他們可以隨意的進出領主的大廳,甚至偷偷溜進貴族少女的閨房。他們能夠從伯爵夫人口中,聽到許多密不見光的丑聞。也能在大廳里,得知閑言碎語,而不被察覺。
憂郁的艾迪。
身處南方的艾迪森·托勒特,可以成為這個組織的頭領。培養和他一樣的游吟詩人、歌手。徐洛會派給他執行任務的刺客、殺手、小偷。
優柔寡斷的兄弟,真的能承擔這個重任嗎?……如果膽小的山姆能在學城為抵抗異鬼而努力,那么憂郁的艾迪也可以。不過,他需要經過一點小小的考驗。
“卡蒂娜!”
徐洛高聲喊。
“吾王。”
“去把機靈的迪克找來。”
“是。”
沒過多久,機靈的迪克就坐在了徐洛桌前的椅子上,拘謹地縮著他的小粗腿。這個胖胖的男孩長了一頭微卷的棕發,鼻子被冬天凍得通紅。他不停地搓著手,偶爾用不安地眼神,打量著他的國王。
徐洛也在打量這個小男孩。
一個人的外貌會體現一個人的內心。像喬佛里那樣妄自尊大、殘忍狠毒的家伙,臉上就會浮現起惡毒的痕跡。天真得近乎愚蠢的珊莎,甜美也多于內心陰毒的瑟曦太后。
機靈的迪克屬于那種看上去聰明但善良的小孩。
“我聽說是你為莫爾斯報了仇?”
“我們,”機靈的迪克吞吞吐吐,“還有‘大個兒’帕克、‘少女’維尼和米格斯·安柏。那個剝皮人殺了莫爾斯大人,所以我們殺了他。”
所以我們殺了他。孩子的因果邏輯。
“你不害怕嗎?”
“怕……”不比現在更怕,“但剝皮人的注意力不在我們身上。他太驕傲,也太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