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機儀式,有的劇組很重視,有的劇組很不重視。
崔新屬于那種很不重視的。
洪澤也屬于那種很不重視的。
在這一點上,洪澤跟崔新有共同語言。
《十八歲的天空》開機儀式異常簡單,導演崔新和制片人劉蕓茗上前,簡單拜神后,演員集體拜神,然后就拉開了攝像機的紅蓋頭。
整個開機過程,不足十五分鐘,可謂是簡單的有點過分了。
崔新是大陸派的導演,跟港臺那邊的導演不太一樣,那邊的導演,在開機儀式上,更顯得隆重。
開機拜神的儀式,也是港臺那邊傳來的習俗。
按洪澤本人的說法,都什么年代了,還開機拜神,拜哪個神?《美國眾神》里的新媒體之神嗎?
不過,幾乎所有的劇組都這么干,崔新也就跟著這么干了,可他明顯不樂意,所以很隨意的就過去。
不管什么劇組,開機第一天,拍的戲份都是比較簡單的。
《十八歲的天空》開機第一天的第一場鏡頭,是洪澤劇本里第一集的內容,拍攝地點在辦公室,也就是辦公室幾個人頭次露面的那場戲。
今天沒有任何學生的戲份,原因有二,一是學生們還沒到齊,有學生下午或晚上才抵達,二是學生們集體亮相時,上來就是群戲,挑戰難度不小,頭一天沒必要搞那么難。
轉場去辦公室拍戲,新人幾乎都跟著劇組一塊去,想看一下幾個知名演員的表演。
唯一沒跟著去的新人演員就是洪澤。
在人群往辦公室那邊走時,唯有洪澤格格不入的轉身往賓館方向走。
崔新正跟副導演確認接下來的拍攝計劃,沒看到這一幕,劉蕓茗卻看見了。
劉蕓茗皺了一下眉,卻沒把洪澤喊回來。
今天沒洪澤的戲份,不跟著去拍攝現場,誰也不能說有問題。
還沒回到賓館,洪澤就接到了戴樂樂發來的短信:“你怎么考試沒來?”
看到短信,洪澤樂了一下。
算了算時間,12月1號,可不就是月考的時間么?
洪澤他們月考的考場安排,是按上次考試年級排名來安排的,假設一個考場三十人,那么第一考場一定是上次排名前三十名的,第一號的一定就是年級第一。
戴樂樂是年級第二,第一名一般都是洪澤。
洪澤前兩天請假沒來學校,戴樂樂還認為是洪澤趕通告忙,可連續一周都沒上課,甚至考試都沒來,戴樂樂有些憋不住了,發短信來質問洪澤。
一周不來上課,戴樂樂忍得住,但不來考試,戴樂樂忍不了。
她念念不忘的就是要考試超過洪澤,拿下年級第一。
但洪澤不來考試,這叫什么事?
她就是拿了第一也不開心。
所以,她發短信質問洪澤。
洪澤理解戴樂樂的心理,但他可不會那么說,而是回:“工作忙,趕不回去。”
說的是實話,但肯定不能讓戴樂樂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