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因此也露了一把臉。
當明星最怕的就是沒有曝光度,有了曝光度,才能算一個明星。
隨著各大娛樂節目曝光,洪澤的博客再次迎來一波點擊高峰。
很多人都想來看看洪澤的這篇紅文。
當然,也有來蹭熱度的。
熱度嘛,本來就是你蹭我,我蹭你,蹭著蹭著,就能蹭出名氣來,只要姿勢對,蹭也能蹭出名來。
鄭琛算是蹭的姿勢不對,而嚴嘉樂蹭的就很正確。
嚴嘉樂的名氣不算大,但靠著入駐博客比較早,發的博文比較多,又是單發音樂評論博文,也算積累了一部分讀者粉絲,博客的量還不錯,照著十大熱門博主也不遠。
他一直在等著一個機會,來更上一層樓,沖擊一下十大熱門博主。
現在,他覺著機會終于來了。
洪澤《老鼠愛大米》火的時候,他發過文章,并沒有批評,反而是在夸獎。
嚴嘉樂跟段安國的看法一致,在網絡歌曲的行當里,就是要簡單才能取勝,復雜的歌曲贏不了。
《求佛》出來的時候,嚴嘉樂算是褒貶參半,主要還是前半部分的歌詞問題,實在不知所云,直到MV出來,才算是解惑。
對于洪澤,嚴嘉樂算是很看好,能唱火第二首網絡歌曲,本身就是一個本事,目前也只有洪澤做到這一點。
不過,這一次,為了蹭熱度,他站在了洪澤的對立面。
他發博文——《專輯永不消亡》:
最近看到一篇很火的博文,是洪澤寫的《所有的歌曲都是網絡歌曲》。洪澤在文章中,從音樂載體的變化出發,預測了未來歌曲的發展趨勢,說的大部分都很有道理,在某種程度上,我也被說服了,但是我仔細看了一下,卻看出了問題。
洪澤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音樂載體真的會如他所料的變化,現在的MP3很流行,但CD和隨身聽依然很流行,MP3的音樂質量是遠不如前兩者的,大家聽習慣了高音質的歌曲,必然不會習慣低音質的音樂。
實體專輯的銷量雖然在走低,卻依然有著它不可取代的部分,而且,我認為,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平均收入的提高,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高品質的音樂,去追求更高的享受,這時就促進了實體專輯的銷量。
目前來說,只是大環境影響下的部分陣痛,實體專輯,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
嚴嘉樂寫的也不多,只是闡述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在網友們互相說服不了誰時,嚴嘉樂作為知名的樂評人,發了一篇博客,反駁洪澤的說法,瞬間引起了反對者的關注,接著就被他們引用到了洪澤的博客下方去,當做證據來反駁支持者。
因為有名人背書,洪澤的支持者們,有點找不到反駁點,因為嚴嘉樂說的,也挺有道理的,大家生活好了,肯定追求更好的音質。目前MP3的音質,顯然是不夠的,還是得CD專輯才行。
一時間,洪澤的博客下方,被反對者們攻占。
直到第二天,洪澤更新了第二篇博客——《再過十年你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