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古樂器,配合上現代樂器,結合的那么完美,他怎么做到的?”
“編曲的功勞吧?飛揚的編曲是段老師?”
“不是段哥編曲的,段哥提過,洪澤的編曲都是自己來的。”
“嘖,天才啊。”
“他那個歌詞,我要是光聽的話,根本聽不懂在唱什么。”
“但你不得不承認,只有他那個詞唱法,壓得住那嚇人的前奏。”
“聽見那個前奏,我都快瘋了,要怎么壓住?沒想到是那么壓的。”
“這首歌有東西啊。”
“唱的是rap吧?”
“不是,不是純粹的rap是有點相似。”
“回去得好好研究研究,頭一回聽到這樣的曲子。”
“洪澤好像不喜歡跟人社交?”
“他自己采訪說的,他脾氣古怪,年紀輕,有才華,恃才傲物也正常。”
“是真好啊,才十七歲,做出這樣的好歌曲來。”
……
晚上十一點半,洪澤的博客訪問量達到了一個新高。
因為在十點鐘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音樂方面的博主都發了文章,來評論洪澤的這首新歌,好壞都有。
曾經跟洪澤鬧過矛盾的音樂音樂評論家嚴嘉樂,在博客中就批評了洪澤的這首歌。
他寫道:“洪澤的這首歌曲,但掛出來曲子無疑是非常優秀的一首歌,甚至華麗的編曲是目前所有的流行音樂中都沒有的,音樂的層次感非常豐富,樂器的運用,大膽創新,仿古的同時,加入了新元素。
“但是整首歌卻并不具備流行趨向,歌詞晦澀,整首歌的節奏雖然明確,但很難讓人找到很明確的切入點,副歌太過難懂,雙聲部的副歌,節奏變化有點問題,總之這應當是洪澤一次大膽的嘗試,有它優秀的地方,但更多的還是不足。
“最大的不足就是唱法,洪澤的唱功一直都有問題,但在此前的歌曲中也沒出現這么大的問題,現如今的歌曲的歌詞都唱不好了?如果不是電視上的字幕歌詞,我根本聽不懂他在唱什么,這么一個歌曲的歌詞,太難讓他人在聽歌的時候,懂得他要表達什么。
“通俗的流行音樂并不是這樣的,洪澤應該在提升自己唱功的同時,再好好研究一下流行音樂,找準自己的定位。”
有批評的,自然也就有夸獎的。
另外一位音樂評論家于田就特別推崇洪澤的這首歌。
他寫道:“流行音樂是從國外傳進來的舶來品,我們過去十幾年的時間,一直在研究歐美的音樂,一直在模仿島國的音樂,很多火爆的熱歌,甚至直接用了別人的曲子。難道我們中國自己就沒自己的曲子嗎?在我思考這個問題多年后,我今天聽到了這首《龍拳》。
“洪澤的這首《龍拳》給我的震撼是無以復加的,開場的八面中國大鼓,聽的我眼淚都快流下來了。一般在音樂行當里說道鼓,都是西方的架子鼓,但我們中國也有自己的鼓,只是一直以來都沒有人把它運用起來。洪澤做到了。
“大氣磅礴,氣勢恢宏,這就是我們中國最傳統的聲音,這是我們中國最需要的聲音。洪澤大膽運用了鼓、編鐘之類的樂器,顯然是在尋找一個中國音樂的出路。我們的大部分歌手都被限制住了,都被西方的音樂所束縛。一年又一年做出來的音樂都是相似的,唯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洪澤,大膽嘗試。
“他成功了,今天的歌曲簡直是完美的表現。他成功的把中國古元素融入到了現代的音樂中,再說中國傳統樂器過時的人,可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說別人也不行。
“肯定有人批評洪澤的唱法,但那唱詞確實有些快,但也正是這樣的唱詞,才能把這首歌的前奏給壓住,稍微懂點音樂的人,都知道那個開場之后,想壓住開場有多么困難。洪澤做到了,他為大家獻上了一出完美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