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少年》向無數不懂圍棋的小朋友,展現了圍棋的魅力,吸引了一些小朋友去了解圍棋,去學習圍棋,這就很不錯了。
如果有小朋友能看到那種積極向上的心態,能感受更多的愛國情懷,那就更好了。
因此,洪澤沒覺得這部動畫片有什么不好的,起碼他帶入當年自己的心態,哪怕十幾歲已經上了初中,看這部動畫片,還看的很熱鬧,很喜歡。
他那個時候能喜歡,他也相信大部分的小朋友會喜歡。
《圍棋少年》的故事一點也不少兒向,甚至人設也一點不少兒向。
主角江流兒年幼喪父成為孤兒,一路上通過圍棋,坎坷不斷的成為了棋圣。
聽上去跟已知的很多套路都一樣,但放在動畫片當中,放在面對少兒的動畫面中,就顯得不那么少兒了。
而且故事的背景是明末時期,倭寇橫行,圍棋也面臨島國的傾軋,國內還在爭奪棋圣時勾心斗角,把人性和國情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個故事可不是那么少兒向的。
每個人的人設也不那么少人向的。
就比如劉南如,一個配角,性格剛直,為了挽救誤入歧途的少年,力戰一天一夜力竭而亡。
小朋友們能夠理解這里面事多大的情懷嗎?
怕是不行的。
整個故事當中,充斥著很多的思想和拷問,包括當時中日關系的。
都在一些很小的細節中體現出來。
殘暴的倭寇,也會圍成一圈專心致志看下棋,這個時候他們并不是那么殘暴的。沒有絕對的臉譜化,說好人那就好,壞人就所有的都壞。
能讓當初十多歲,即將上高中的洪澤,都看的津津有味,這部動畫片,絕對有它精彩的地方,也有它吸引人的地方。
更關鍵的是,這部動畫片,即使全版權丟失,洪澤也不心疼。
換成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話,全版權丟失,洪澤能吐血而亡。
這個大IP的衍生資產太龐大了,版權必須抓手里。
《圍棋少年》就無所謂,沒有什么版權衍生的情況,全賣給了央視他也不吃虧。
下午,戴樂樂和洪妍回來,累的不想出門。
洪澤他們四口人也就沒出去吃飯,就在酒店餐廳吃了一些。
戴強東人生頭一次出門,表現的非常好,不跟那些熊孩子一樣鬧騰,挺安靜的,挺讓人放心。
第二天一整天,洪澤就在碼劇本和畫畫。
洪妍出去給洪澤談工作去了,跟蓋莎莎的工作業務可以緩慢一點的談,她的工作室還沒成立,根本沒辦法簽合同。跟央視的合作,已經擺在了明面上,洪妍就去跟央視談這個了,談的是洪澤的費用。
給央視當一部動漫的總策劃,這種合作,洪妍還真沒談過。
洪澤畫畫的時候,并沒有完全按照原版的造型去來,說實在的,《圍棋少年》的人物造型,著實有夠吐槽的,確實有點糟糕。
所以洪澤在畫定妝造型的時候,也略微進行了一些改動,根據自己的審美來的。
但基本的一些構圖和框架,他肯定不動,《圍棋少年》的一些場景,是極具美感的,不能隨意破壞,洪澤得把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