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紛紛跑來論壇罵洪澤。
洪澤的粉絲也有不少,正因為洪澤狂妄的話而興奮呢,哪能任由對方在自己地盤亂噴?
互噴就這樣開始了。
洪澤的粉絲們,在論壇里,抵擋一波又一波的人,逐漸抵擋不住,畢竟人家人多,洪澤這邊粉絲再多,也不可能趕上人家那么多人。
最后,還是版主管用,直接開始封賬號,一片一片的封,又開啟了在洪澤個人論壇簽到4天才能發言,終于剎住了這股風潮。
辛寧看的很過癮,就跟看電影似的,很熱鬧。
至于洪澤,真就是睡得很香。
第二天一早,各大紙質媒體和早間娛樂新聞,也報道了昨天“中歌榜頒獎晚會”的盛況,洪澤獨占鰲頭。
這下子,洪澤之前的歌曲《東風破》熱度迎來空前高漲。
網友們要把這首歌掰碎了開始研究。
不光是網友們,樂評人們也憋著勁要研究。
洪澤提出的“三古三新”特點,他們之前確實沒總結出來,也確實沒注意到,但此時洪澤自己都說了,他們要是還無法分析出來,就可以找塊豆腐撞死了。
一時間,圍繞《東風破》,圍繞中國風,整個樂壇都熱鬧起來。
洪澤像是沒事人一樣,早晨早起去參加早課。
同宿舍的三個娃,現在都不來了,只有洪澤還繼續堅持,跟表演班的人早晨來出早課,練習基本的臺詞功底。
所有學表演的,都有專門的臺詞老師。
一個演員,臺詞都說不好,那是絕對不行的。
正如洪澤上輩子看過的李成儒的一個采訪,采訪中他說,他年輕時第一次去董行佶老師那學習,提前背了兩篇文章,想表現一下,但開口:“作者魏巍,在朝鮮……”
七個字,僅僅七個字就被打斷。
董行佶說:“停!在朝鮮三個字,你沒念出感情,沒有現場感,只是一句口號。”
第一節表演課,李成儒上了三個半小時,就學了三個字——在朝鮮。
臺詞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洪澤的臺詞算是自己的一個弱項。
他的表演,有時候能達到,但臺詞卻未必能達到。
目前他演的角色沒有那種挑戰度高的,但凡有挑戰度很高的角色,臺詞難度高一些,他怕是都達不到要求。
所以他每天早課都來,跟著表演班一起練臺詞,出早課。
不說風雨無阻,也相差不遠。
網上的熱熱鬧鬧,媒體上的風風雨雨,都是洪澤自己攪和出來的,為專輯提名氣。
可洪澤很清醒,他能分得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外在的名氣重要歸重要,自己還得有真本事,沒真本事,當聚光燈散去,留下的只剩下滿目瘡痍,想再起東山,就太難了。
人總要給自己留個后路,實力就是后路,也是后盾。
臺詞是實力的一環,也是表演時,堅強的后盾。
在學校呆了四天,洪澤的中國風成了熱門詞匯,他《東風破》的歌曲,也開始在歌曲排行榜總榜上往上沖,即將沖入前三,奔著第一殺去。
周敏再次見到洪澤的時候,對洪澤豎起大拇指道:“老板,我服了,你光憑一次頒獎典禮,就達到了別人花大錢才能達到的宣傳效果,現在你的商務邀約,數量翻了三倍!三倍!”
“都是小事,節奏不能亂,26號的頒獎典禮,我再添一把火,然后就是等著上市了。”洪澤瞇了瞇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