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松,你這個車的事情,怎么解決?”王亮問道。
“只能這樣子,我最近這段時間雖然上班路程比較遠,但是并不需要車,也沒啥需求。”白松秀了秀肌肉:“最近每天鍛煉,非常nice!”
“那這也不是個事啊。”王亮吃了一口肉:“最近田歡的律師,往咱們支隊跑了好幾次了,想找你聊聊和解的事情。”
“和解?”白松沒明白什么意思:“和解是啥意思?”
“和解是啥意思你不知道?”孫杰給白松倒滿了酒:“你這腦子最近練得不轉彎了啊。”
“哦哦哦,和解。”白松琢磨過來,“那我肯定不能同意啊。而且這個事,跟我和解有啥用,不得去找周璇嗎?周璇才算被害人吧。”
“不一樣,他律師不傻,肯定是想搞定你。”王華東道:“搞定你了,周璇那邊怎么都好說。”
“無論是為了我,還是為了周璇,再或者是為了大家,我也不可能和解的。”白松搖了搖頭。
和解并不是治安案件里的調解,而是刑事案件里的一種諒解方式。
一般來說,取得被害人的諒解,確實是能降低量刑的一種有效方式。和解是一種三贏的事情,對于被告來說,能降低量刑,對于被害人或其家屬來說,能過獲得賠償。而對于公檢法機關來說,其實也總體上來說算是好事,畢竟這也是能夠緩和社會矛盾的一種措施。
但是,和解,并不是一定會影響量刑。比如說一個人窮兇極惡,殺了七個人,手段很殘忍。然后他花了7個億,把七人的家屬全部說服了,然后都和解了,也沒什么用,該槍斃還是槍斃。
但是田歡如果和白松和解了,那確實是有機會降低量刑的。
“這個事吧,支隊那邊的意思,是你自己考慮。畢竟如果和解,對方的情況你也知道,給你拿個百八十萬都不是問題,只要你張口。他可能少判幾年,但是也不影響案件其他問題。”孫杰給白松講道:“這事沒任何人會代替你做決定。”
“那不用考慮。”白松搖了搖頭,這不是錢的問題,是態度問題:“和解是不可能和解的。哪怕和解后他一天刑期都不減,我都不會和解。大家為了這個事情忙了這么久,而且案件還沒破呢,我在這里和解了,那我就不是白松了。此事不用再提,我等著過幾個月開庭提起個附帶民事訴訟,把我的車錢和醫療費要回來就行,該怎么判就怎么判。”
“行。你自己定就好。”
大家其實也猜到了白松的答案,但是為了一個態度能拒絕這么多錢,也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案子現在有什么新的進展嗎?”白松接著和大家聊起了這個事情。
“小進展倒是有,就是把案子更細化了,該處理的也都處理了。”王亮道:“但是你想問的那種進展是真的沒有,這個田歡把事情做絕了。”
“我這些天,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你們看看能不能作為破案思路。”
“嗯?”三人都很重視白松接下來的話,都坐直了。
“很顯然的一件事,田歡之所以出來抗雷,是因為行動失敗了,扛雷反而是最優解。但是這肯定不是最早的計劃。最早的計劃是成功的把我搞掉”,白松分析了一番,接著問道:“而一旦這個事成功了,你們覺得,為了斷掉查到后面的線索,奉一泠會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