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王亮負責給白松規劃路線,任旭負責跟其他部門聯絡。
這里的情報,這會兒才和秦支隊那邊達成了共享,秦支隊則告訴任旭,這種瞬息萬變的情況,一定要跟著白松的腳步走。
同時,白松也和這邊的便衣總隊的一位領導有了信息的共享,剛剛有人看到了一艘船在江面上跑,方向與直升機看到的方向大致相同。
湘江在這個流域,向下游,足足有100公里左右才能到達洞湖,在此之前,幾乎沒什么可以讓船通行的支流,而想匯入長江,那得穿越整個洞湖。
要這么說來,其實很好追,畢竟這是大白天,從下游堵就是。
但是,已經有了差不多五分鐘的空檔,具體去了哪里,不好說,最關鍵的是,前幾天的大雨,湘江水面高度居高不下,很多平時不能允許船只經過的小水溝,現在基本上都能過快艇了。
劉隊那邊已經給多個部門的車子做好了探索的規劃,包括快艇第一時間行進方向的反方向也做了規劃。
白松這條路,也算是發現船只概率很大的一條路了,只不過計算起來,即便白松能把車子開到時速七八十公里,想追上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白松心無旁騖地駕駛著,劉隊那邊傳來了最新的情報。
甬道探索完畢,沒有人,甬道的盡頭,是一個閘門,初步判斷,這個閘門是雙門,因為這里沒有一點水滲入。
這種雙門結構,類似于航天員的外出艙,平時兩道艙門之間是空氣,通過第一道門后,再關上門,接著打開第二道門,把水放進來,然后水壓正常了,再出去。
“這個甬道差不多有200多米長,整體是斜著向下的,建筑防水的水準非常高,應該有專業人士參與,我們分局這邊準備對這方面的公司展開一下排查。”劉隊和白松說話的時候,絲毫沒有把他當外人和小孩,說的比較細致。
“200多米長?”白松降低了車速,“那是不是都到河中間了?”
“嗯,差不多。”劉隊理所當然地說道:“湘江雖然水流一直比較平穩,但是遇到旱的年頭,水位并不高,估計她是怕水下的東西漏出來,或者被船舶、漁網等東西碰到。”
“湘江水有多深?”白松問道。
“這個季節,河中間差不多30多米吧,湘江最深的地方,環山的區域,河中間五六十米的地方都有的,所以這地方不被發現,確實是也挺正常。”劉隊解釋道。
“三十多米深!”白松一腳踩住了剎車。
劉隊聽了白松的話,似乎一下子也明白了過來問題的關鍵點在哪里。
這大夏天,剛剛下完雨,水又渾濁又深,河水那么深,怎么上來的?
游泳游上來的?
如果是30米深的標準泳池,或者海里,假設是專業運動員,能盡全力克服壓強變化,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這可是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