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去關閉電源的...”代支隊還是有些顫抖:“那么說,林晴已經死了很多天,這個就是迷惑...耍我們的...”
代支隊自閉了,一瞬間有了很強的挫敗感。
“等會兒”,柳書元道:“在那么短暫的時間里,如果林亮進了林晴的家里關閉了空調等設備,那怎么能逃避開歐陽新玉的探查?這里有個邏輯問題,他去了不到五分鐘,關閉電源肯定夠了,但清除痕跡我不信。假如說有其他人給他清除痕跡,那他沒必要去,那個人直接關閉電源即可。”
“有道理”,代支隊在那邊聽得很清楚,他聽到柳書元這個話,心態好了很多,白松說的只是一個假說,并沒有其他的理論基礎支撐。
“我和歐陽新玉接觸的不算太多”,孫杰道:“但是咱們這邊日常工作中,除了華東也就是我勘查現場了。假如真的如你所說,那他再次進屋子,這個痕跡連我都躲不過。”
“你們忘了一件事”,白松想了想:“剛剛,王華東打來的那個電話里說的很清楚,歐陽她提出的死亡時間假說。歐陽新玉說死者林晴那個掙扎腳印的時間可能已經有了半個月。也就是說我們發現林晴死亡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十天了。”
“這不對”,代支隊道:“林晴母親在死者死亡前五六天還和林晴聊過天。”
“打了電話還是發了語音?”白松反問道。
“額...”代支隊突然想到自己有些傻了,林晴母親發現林晴的尸體就是因為兇手用了林晴的手機給她母親發了信息。既然如此,在此之前和林晴母親聊天的“林晴”,可能都是假的。
“這些都解釋不了關閉電器的痕跡”,柳書元還是堅持己見。
“誰說”,白松道:“關閉空調等設備,一定是需要觸摸了?”
“拉外面的電閘嗎?”柳書元立刻反駁:“那家里的冰箱什么的也沒電了。”
“時代進步了”,白松指了指監控室的大屏幕:“電子設備進步更快,我剛剛想到一件事,就是林晴的住處,有很多設備都是智能設備,而且有智能音箱。想關閉空調之類的東西,只需要打開門,在門口說幾句話,就全部關閉了。”
“智能?”柳書元和孫杰都陷入了沉思。
林亮有林晴住處鑰匙這種事,大家是不懷疑的,林亮以前就在這邊住過,偷偷配把鑰匙并不是難事。如果是這種情況,人確實是不需要進門就可以搞定!
“不對的,這里還有一個問題”,代支隊深呼一口氣,他已經徹底恢復了狀態:“林晴家里被盜過兩次,你們還記得嗎?第一次被盜之后,她換過鎖,第二次被盜她又換了鎖。而這把鎖近期沒有技術開鎖的痕跡,林亮,怎么有新鑰匙的?”
林晴家被盜過兩次這個線索,白松都快忘記了(1150章),但是代支隊還是比較扎實的,他不僅知道林晴家被盜過兩次,還知道林晴兩次都換了新鎖這樣的細節。
“代支隊”,白松道:“你說的這個很有道理,但這更說明了問題。兩次被盜本身就不正常,這是其一;其二,報警兩次,這絕對不代表一定只有兩次,只能說林晴只發現了兩次。如果有第三次,而且是以進屋偷鑰匙去配一把為目的,林晴能發現家里進了小偷了嗎?”
“那之前的兩次盜竊是什么目的?”代支隊還是不解。
“這個案子,有兩個嫌疑人,一個大概率是林亮,另一個目前不知道。前兩次被盜,可能就是另一個嫌疑人的事情。”白松道:“而后來再被盜,那就可能是林亮去偷了鑰匙,或者說林亮的同伙去偷了鑰匙,偷完出來配一把,再過去打開門把鑰匙還回去。林晴換了新鎖,多出來的幾把鑰匙也沒人給,大概率是放在家里的。”
“等會兒”,柳書元看了看周圍,又去門口往外瞅了一眼:“白松,你說既然林晴的死亡時間可以往前倒,那么林晴的父親就并不是沒有作案時間了,這個事有沒有可能是他做的?”
聽到這里,白松也是一愣,他剛剛問林晴母親的時候,就覺得林晴父親可能有問題。不過,他還是迅速恢復了清醒:“如果是林晴的父親干的,那林亮是怎么死的?要知道我們之前的推測是發現尸體的三天前,而那天林亮也死了。”
“也對,如果林晴父親真的是殺害林晴的兇手,那么他應該也是殺害林亮案的兇手,而林亮案需要大量的布置,當時肯定也在現場,除此之外還需要后續去收拾痕跡,這些林晴的父親都有不在場證據。”柳書元道:“那么我們現在應該可以去做嘗試了,看看林晴家里的電器,是否能通過智能音響等設備控制。”
“這個很簡單”,代支隊道:“林晴住處那附近有我們的人,我立刻派人過去嘗試一下。如果能行,那么立刻開始向前調查。我相信,兇手這么刻意地不讓我們知道死者的死亡時間,一定是怕我們往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