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之前,白松把位置和這里的照片發給了王華東,這時候不是開玩笑的,如果不小心被俘,王華東知道以后應該帶著什么樣的人來救,當然大概率...
如果死了,也有人收尸。
從目測的方向看去,這個地方真的很大,占地超過了5畝,但是中間的核心區域只有二三百平米,外圍顯得沒太大必要,但是依然被開墾了出來,還有鐵絲網攔著,這樣能有效避免被襲擊。
5畝地,大約有兩個400米運動場那么大。在這入口和遠處的另一個方位,有崗哨,而且都帶武器。
這么明目張膽的嗎?白松差點以為來到了金三角地帶。
這個地方地形比較特殊,算是個山坳內,帶一點坡,從白松這里看,一共有三個地方便進入,而只有兩個地方有哨崗。
白松很了解哨崗是干嘛的,沒有哨崗那個地方估計有暗哨,誰從那里過一定是倒霉的。如此說來,至少有三個哨崗,而三個哨崗起碼需要9個人才能24小時不間斷運轉。
暗哨那邊肯定是最危險的,說不定是雙人,白松決定從最近的明哨這里過。已經是深夜,白松拿出便攜式的紅外線望遠鏡,幾百米內的大體狀況清晰可見。
很多影視劇里這類地方總是落后、原始的,但實際上這些人很有錢,這些簡易的木結構建筑上依然有一些電子設備,比如說紅外攝像頭,而且這些攝像頭本身不產生多大的熱量,白松不太容易看到。他不是007那種特工,他身上的裝備從科技程度上也并不領先一個時代,只能采取最笨的辦法,盡可能地多觀察,找死角。
可視范圍太小,除了哨塔下面的攝像頭能看見,其他的一概看不清。
白松對紅外攝像頭是有經驗的,當年在湘江被奉一泠的人追殺,他們幾個躲在了半米深的泥水里,渾身上下都是泥巴,有效地避免了被發現。
后來在南疆邊境抓人的時候,被抓的那批人身穿蓑衣降溫,直到有個人沒忍住放了個屁才被監測到。
X地也是多雨氣候,雨季即將到來,但目前沒有大雨,他不可能保證身體溫度與環境溫度沒有差異,這樣進去就是送死,人再強也得服科技。
最好的辦法就是等一天,等天亮了把所有的攝像頭都看清楚,然后等待第二天晚上再行動,可是桑圭生死未卜,白松也沒有援軍...
大約花了半個小時,白松把這周圍都轉了一圈,保持著很遠的安全距離,一直沒有好辦法,進是一定要要進的,可是不是去送死的。
紅外線...
現有的情況,如何針對紅外線呢?
無人機和機器人沒有帶,帶了也沒用,機器人跑不了這么遠,無人機聲音又太大。
紅外線...
白松琢磨了半天,有了!
想著這些,白松離開了這里,走了七八百米,到了自己的車子那里。
他要拆玻璃。
這輛汽車的前后擋風玻璃都是用膠水粘在車上的,很牢固且能抗住從外至內較大的力,從里至外則不行。他坐在主駕駛位置,把座椅放倒,雙腳向上,用力地蹬踹玻璃。
這個姿勢其實就是健身里常見的仰臥蹬腿。在健身房里經常可以看到有大佬訓練仰臥蹬腿的時候,把半個健身房的杠鈴片都用上,人的雙腿力量非常大,幾百公斤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