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彥海笑了笑,雖然他難受,不過每天習慣了,去外面上了衛生間,然后將衣服穿上,掏出自己的手機看了看,沒有任何信息,這也意味著今天沒有緊急的事情。
不過他倒是可以思考一下,關于后勤方面的事情怎么做。實際上國內關于后勤方面的事情可以參考。
之前國內初步改建的聯勤保障體系其實就是一種改制,也就是說不再像是以前那樣的大軍團作戰。
比如說一個機械化師里面,不僅僅是有機械化作戰部隊,同樣還有著后勤保障部隊,通信部隊等等。
其中后勤保障比如說分配在各個連的炊事班等等,這些都算是后勤保障,當然了,還有更重要的武器裝備的后勤保障以前都是各個師負責各個師的。
而現在改制之后,就是變成了更加專業化,后勤直接成立聯勤保障部隊,也就是說,這個后勤保障部隊是專業作后勤保障的,不參與作戰。
而作戰就是專業的作戰部隊,雙方徹底分割。當然也不能說是徹底分割,在日常的時候,雙方相互之間也是要配合的。
但是呢,像是后勤保障方面,他們日常就可以研究更加專業的如果戰場快速投送,快速維修等等專業技能。
其實就像是軍隊里面以前兵種的細致劃分一樣,專業的人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像是機械化部隊里面的,雖然坦克兵日常也要學習一些坦克的維修維護保養,但是這些都是最基礎的。
你不能指望他們可以直接在戰場修坦克,他們更重要的要去練習戰斗技能。
在某些方面來說,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專職戰斗的部隊會有更多的時間練習專業的作戰技能,后勤保障全部都交給后勤方面去負責。
同理,后勤方面也可以好好的研究,如何可以在最大程度的投送后勤保障力量,而不用跟隨整個軍團行動,以前各個營都有自己的檢修力量,但是比如說一營出現了問題,但是維修人手不夠,而二營的維修部隊又空閑。
這樣的話,沒有辦法最大程度的調集維系部隊進行集中維修。
有利有弊,但是集中處理,肯定是利大于弊,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后勤保障的話,在進行一些小規模戰斗是有絕對優勢的。
比如說,我要在這個地方進行一場局部戰場,我只能投入一個作戰師,但是戰爭強度比較大,以前的話,我作戰師自己的后勤保障力量不夠,就需要向軍,或者軍區提交申請。
然后軍區和軍再抽調各個其他部隊的相關后勤部門,然后集中進行后勤保障,但是這些后勤部隊相互之間平時沒有什么聯系,配合起來的肯定有生疏。
但是改制之后,一個作戰師,平時的話,普通強度的戰爭可能我一個后勤團就可以維持你的后勤,如果作戰強度大,那么我直接派遣一個后勤師過來!
對于長期進行后勤保障訓練的后勤師,那么如何進行后勤維護,他們必然是有經驗的,這樣可以更快的投入到戰斗中不說,而且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