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已經安全的下來了,這些教授們自然也不會去抱怨江彥海了,而是抓緊時間開始進行檢查。
就這樣,魅影的試飛工作進行的極其順利,而且這天氣也算是給力,連續十幾天都是很濃厚的陰天,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測試。
在外界甚至全世界都被國慶以及閱兵吸引的時候,江彥海他們的測試工作卻沒有停下,而是依然在穩步且順利的進行。
從江彥海上天之后開始,就他和黃耀兩個人進行交替試飛工作,黃耀在進行一些平穩狀態下的試飛,而這些試飛江彥海不愿意進行,他在進行一些大過載高難度的,因為黃耀無法承受那么高的過載。
這對魅影的機體是一個巨大的考核,也就只有江彥海才可以承受這么巨大的過載了,在接下來的測試中,江彥海最大飛出了15G的過載!
即便是這樣的過載下,魅影都極其給力,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在國慶節假期結束的第三天,第二架魅影被生產了出來,這一架魅影是上明珠航展的那一架,機身的大部分結構采用鈦合金機身。
復合材料使用降低到了不到20%,鈦合金的耐高溫以及堅實程度都不會有什么問題,只是雷達截面沒辦法跟復合材料相比,所以兩架戰斗機直接同時開始了試飛工作。
有兩架戰斗機共同進行試飛工作,魅影的試飛測試工作仿佛走上了一條高速公路,包括像是失速尾旋這樣的測試魅影也都順利的通過完成,說實話,就像是李教授那句話。
如果不是數據說話的話,他們所有這些老教授都難以相信這一幕,因為魅影的定型試飛太順利了!順利的不像話!前后都沒有磕磕絆絆的。想一想,從J20首架技術驗證機上天開始,一直到它服役經歷了7年的時間!
當然,那是因為當時國內的技術實力,包括很多材料的生產能力都有巨大的限制,加上從來沒有設計過隱形戰斗機,那個時候J10都是徹底改進沒有太久。
連三代戰斗機設計國內都不算是經驗豐富,更不要說四代隱形戰斗機,所以J20當時的進度放的很慢,在保證絕對安全的情況下,一點點的提升性能,最后達到服役條件。
但是魅影就不一樣了,J20成功的經驗可以極大的借鑒,更關鍵的就是發動機方面這個老大難的問題早已經提前解決,反而是最先不是問題的重要零部件。
而其他的部分問題反而也不是很大了,主要是復合材料,而復合材料還有完整的配方,所以魅影才會如此的順利。
不管愿意不愿意相信,所有該進行的試飛工作都已經進行了絕大部分,距離定型服役還有段距離,但是上個航展什么的,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
即便是這樣,它的測試也不會停止,一直測試到航展的前一天,江彥海他們才乘著夜晚直接開著魅影戰斗機到了航展的機庫里面。
因為明天才是航展的第一天,所以今天晚上這里是沒有人的,目前來說,保密工作還是不錯的,而在飛往航展的時候,魅影也正式更改了涂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