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彥海沒有取消前往華威這邊的行動,至于消息到底是誰走漏的,這個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江彥海都沒有遮掩自己的行程,那么弄到他的行程還是很簡單的。
但是這絕對不可能是華威那邊的人知道的,因為江彥海在蓉城的成飛研究所的時候,他自己什么時候離開都是一個未知數,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華威的人都是被動知道的。
所以這一切必然不可能誰華威的人泄露的,早就在飛機上面遇到的那件事就讓江彥海覺得這里面必然有一條線在牽著這一切,因為飛機上面只是擋風玻璃被損壞,但是沒有了后續。
而同樣在這里,這個男人雖然在襲擊她,但是成功率低的可怕。
他身邊的這些保衛人員不是鬧著玩的,除非那個男人有金剛狼一樣堅韌的生命力,不然的話,他的結果就只有一個。
即便是這樣,這個男人依然選擇了襲擊,而且從他的實力來看,他也不是那種狂熱分子,那么這里面到底有什么東西是江彥海所沒有想到的呢?
晚上的時候,江彥海給打了個電話,關于華威這邊的事情,那邊的人調查的時候自然不會太過于為難對方。
實際上這些負責調查的人也都知道,但是知道歸知道,該調查的總是要調查。
難道說他們只是為了嚇唬自己?讓自己知道,如果不跟著他們走的話,最后的結果就是死亡嗎?
……
一夜無話,江彥海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想這個問題,因為這一些問題在出現關鍵性的因素之前,你是無法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出現了關鍵性的線索,你才可能將這一切都搞清楚。
晚上的時候,江彥海在睡眠中依然幻境模擬程序里面去進行材料模擬,之前所使用的那種新材料替換原本的材料,然后讓這種材料按照之前可控核聚變研究小組的方式來進行運算的時候,它的穩定性陡然上升了一個級別。
另外關于它的Q值也在不斷的上升,一個晚上的時間,江彥海直接模擬了一百萬臺可控核聚變反應裝置來進行反應運算,并且將一些結果進行微調。
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江彥海已經將可控核聚變裝置的Q值提升到了平均3.5左右。
之所以是平均數值,是因為這個數值跟整個裝置的體積有關系的,如果是大型電站的話,它的Q值會增加,如果將它按照江彥海之前計算出來的,非常適合小型化的話,它的Q值必然會下降。
實際上,如果它的體積足夠小,只要它的Q值大于1以上就有利用的價值。
不過這東西后續的就有其他的科學家來搞定了,江彥海不管核電站的設計,但是材料方面他可以搞一搞。
這些數據都由二蛋保存之后,江彥海才跟何璐等人前往了華威,何璐在昨天晚上的時候就已經歸隊,銀狐也回來了,這點傷勢不需要住院,對她們來說影響不了太多。